2012-12-20 【經濟日報╱記者陳怡慈/台北報導】
好的有…領先指標反彈 貨幣寬鬆利多 壞的是…預測機構唱衰 歐美有隱憂
元大寶華綜合經濟研究院董事長梁國源昨(19)日表示,2013年全球經濟情況,有正面、有負面,總結是「2壞2好」。台灣方面,經濟成長率雖可「保3」,但主要是由基期因素貢獻,台灣要更重視非基期效果的努力。
梁國源昨天出席本報與台灣經濟研究院共同主辦「看見希望的2013 -經濟投資展望論壇」,他指出,國際金融海嘯之後,全球進入大衰退,國際多以「Great Malaise(大抑鬱年代)」形容2012年,2013年能否脫離,大家高度期待。
2013年全球經濟,總結可以2壞2好形容。負面部分,首先,主要國際預測機構(World Bank、OECD 、Global Insight、Project Link )對2013年經濟成長率預估,均持續下調。
這些機構對2013年的全球經濟預測,背後核心假設都是「歐債危機可受控制、美國可避開財政懸崖」,但是兩大不確定性何去何從,也讓大家憂慮。最近IMF報告也顯示,全球總體經濟與新興市場風險都在攀升。
其次,他的母校,美國杜克大學例行對全球財務長進訪談,12月最新調查顯示,全球各地財務長對當地經濟看法不樂觀,尤其是歐洲與美國,前者擔心歐債問題,後者憂慮財政懸崖。
就算美國財政懸崖問題可獲妥協,美國國會預算局估計,美國2013年財政政策仍屬緊縮,大家擔憂已開發國家例行節約措施,會影響新興國家的出口動能。
正面因子方面,首先,美、歐、中的經濟領先指標在反彈回升當中。OECD(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11月的預測也非常正面,預估OECD成員國的經濟將在今年第4季落底。
德國權威研究機構IFO報告,受訪專家對全球經濟現狀及未來6個月的預期已出現止跌回穩跡象。中國大陸的PMI(採購經理人指數)11月持續擴張,美國受到珊蒂颶風影響,PMI回落到50,但數字高於預期,歐元區的經濟收縮狀況也在趨緩,只有日本還是不好。
其次,重要的已開發經濟體,美國、歐元區、日本的央行都持續採取寬鬆貨幣政策,明年金融條件更加寬鬆,有利經濟復甦。美國最近推QE4(第4輪量化寬鬆貨幣政策),防止財政懸崖發生。他也提及,美國很多數據,截至目前表現還算令人滿意,就業、房市,特別是發現新頁岩油,有利美國經濟復甦,台灣也可受益。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