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6月11日 星期二

蔣偉寧:逐年減少會考採計比重

2013.06.11 自由時報
馬政府推動十二年國教,號稱免試升學,但實際上卻是人人要考「國中會考」,特色招生還要加考「統一學科考試」,國中生根本無法減壓;不少家長不禁要問「我們的小孩,何時才能擺脫考試的牢籠?」 (本報資料照)
(記者陳志曲攝)
記者黃以敬、林曉雲/專訪

十二年國教箭在弦上,但是中央沒錢,地方不肯分攤,是否全面免學費,至今還沒定案;至於希望「免試」升學,減輕國中生升學壓力,卻是一年兩試,先要考國中會考,特色招生也要學科統一考試,學生絲毫不能減壓,各界質疑聲浪不斷。

特招盼朝學區自辦、多元甄試發展

教育部長蔣偉寧受訪指出,教育部有初步籌備第一年新增經費,排不排富則須由行政院長決定,未來仍要協商地方依法分攤;對於「一年二試」,未來將逐年減輕免試管道的國中會考採計比重,特招則希望朝「單一學校或就學區自辦考試」,也應朝「多元甄試」發展。

問:目前基測可以選考,未來免試入學反而強制國三生都要考會考,各界對超額比序更是「分分計較」,會考等級變多,連志願序差分都計較,學生壓力為何不減反增?

蔣偉寧:明年全國有八個就學區不辦特招,只採免試入學,改革已「往前跨了一步」。免試不可能一步到位,先從明年的七十五%逐年跨到八十五%,學科精英的學生也仍會有。

現階段大家想讀的高中職都很相近,又不能接受抽籤,只能靠超額比序來決定。等到未來優質高中職、繁星升大學等配套做得更好,當家長放心鄰近就有優質高中職,選校志願愈來愈分散,就會愈比愈簡單。國中會考比重會減輕、三等級加標示也一定會簡化。

目前比序項目,多數是德智體群美的門檻,其實不用補習,學校正常學習即足夠,問題是大家什麼都補,補太多只是無效且副作用太多。

問:重大升學考試改革通常要提前三年公布,十二年國教的特色招生至今內容不明,從學校名單到特色課程完全不明朗,偏偏特色招生比率不輕,明年占廿五%,還有七區採用的特招,教育部不急嗎?

目標是全部免試 但難一步到位

蔣偉寧:十二年國教的長期目標就是應該全部免試,不必然要考。但目前無法一步到位,必須循序漸進。

升學改革三年前就公布當然最好,特招也應和特色課程相符,但至少一年前要讓學生知道,各區六月中會儘速公布特色學校與課程內容。

我承認目前特招是統一學科考試,但不必然只是讓明星高中用來招生,考試可以設計很好去選要的學生。未來希望是單一學校或就學區自辦特招,依特色課程去多元甄試,例如藝術、術科等。這是實施後要逐年去檢討,以後可以是「一起招,但未必一起考」。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