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10-20 中國時報 文/康弘昌
新北市北大高中校門口示意圖。(新北市教育局提供) |
位於三峽北大特區的龍埔國中,今年8月正式改制為「新北市立北大高中」,新北市教育局長林騰蛟表示,將俟教育部審議通過,就會改隸為「國立台北大學附屬高中」。由於地方敦促成立「北大附中」,新北市教育局評估三峽地區人口發展趨勢及教育資源需求,北大特區陸續開發完成,市府自99年起就開始著手規畫籌設此一所指標性高中,以減輕鄰近學校學生就學壓力,提升教育品質。
林騰蛟表示,北大高中103年8月將正式招收高中部高一學生6班共計240人。北大高中未來將是新北市第一所雙語中學,並與台北大學在教學上有多項合作方案,例如,使用台北大學即將落成的圖書資訊大樓、支援專題研究師資、參與學生營隊,期使北大附中學生徜徉在學術殿堂中。新北市政府也希望將來「北大附中」在台北大學的資源挹注下,讓北大高中發展成媲美「師大附中」與「政大附中」的指標性高中。
北大高中屬於新設學校,校園設備及教學規畫都是最新的,所以我們可以先就硬體設施來了解北大高中的創新特點。初步認識北大高中,其建築物就很有內涵,是以「人」為核心思考的學校建築,設置雕塑教室、表演藝術教室、藍染教室、社團教室等來發展藝術與人文教育,反映出對人性、文化、學術、生活、藝術、無障礙和性別平等概念,並將美感教育融入生活教育中,期能達到藝術、文學與生活化的美學空間。
北大高中設有風力、太陽能、雨水回收設施、複合式綠籬、生態水池、多樣性本土植栽、中水礫間淨化系統……等設施。將成為一所環保、生態、節能、減廢、低碳與綠能的國際化永續校園。
北大高中引進自動、科技與智慧化管理系統,其機電設計以智慧型大樓為核心,網路資訊與設備採隨機取用化、管理系統以人性化及自動化為考量,節約能源和人力,建築構造合理輕量化、設備維修便利性,以延長建築物生命週期,降低日後營運成本。
北大高中將成為原居、傳統與在地化的鄉土園區,其圖書館以校地原居者?聚星堂?文物為鎮館之寶,將傳統對教育與書籍的美德與珍視之心,一一傳承下來。另外,北大高中為發展學校自明性,與當地藝術結合,展現三峽傳統藝術「藍染」、鶯歌?陶瓷?馬賽克拼貼及在地鳶山的意象,設計出具地標性的意象建築~鳶塔。
北大高中採取校園公園化設計,將成為開放、彈性與複合化的親民場域。北大高中將學校與遠雄海洋公園納入校園規畫中,合併為「埔綠公園」概念,複合式綠籬設計,並開放校園引進社區資源,結合社區發展成為終身學習場域。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