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12.20 【經濟日報╱記者吳父鄉、曾迺強/台北報導】
美國聯準會決議量化寬鬆(QE )政策開始退場,瑞士信貸亞洲區首席經濟分析師陶冬預料,美國將在明年第4季前完全退出QE,最快於2015年下半年開始升息,新興市場經濟必有一劫。 陶冬昨(19)日出席經濟日報主辦的「經濟投資展望論壇--贏在2014」,解析QE退場的影響。他表示,美聯準會(Fed)決定自明年1月起,逐月減少購買國債,代表「一個時代的結束」;儘管此後路程會相對溫和、緩慢,但全球超寬鬆的貨幣政策、超低的利率水準已出現轉折。他預料,明年第4季前,QE會完全退出。 「浩浩蕩蕩印錢活動,已逐步接近尾聲,」陶冬說,接下來,包括歐洲央行、英格蘭銀行,都將於明年開始收縮資產負債表。日本銀行明年上半年再進行一次量化寬鬆後,下半年也會停止擴張性貨幣政策。 他強調,現在仍不算是貨幣政策緊縮,只是央行印錢速度放緩,預計美聯準會利率要等到2015年下半年,更有可能是2016 年、甚至2017年,才開始升息。 他提醒,只要升息開始,勢必衝擊新興市場;升息也會讓美國的通膨問題重現,風險性資產價格將出現變局。變局離現在還有一些時間,但「人無遠慮、必有近憂」,今後幾年,大家都需密切關注新興市場的動態。 明年全球經濟走勢,陶冬預料有五大特點。首先,已開發家與新興國家的經濟增速差距將縮小,全球風險分布將乾坤大挪移,槓桿風險從先進國轉到新興市場。 二、全球經濟成長增速,預料今年全球GDP成長2.9%,明年則3.7%;三、全球央行緩退QE,但不是貨幣緊縮;四、出口有所反彈,但力道不強;五、美元重回升值軌跡。
陶冬:「R²」 大陸經濟關鍵字
2013.12.20 【經濟日報╱記者吳父鄉、曾迺強/台北報導】 瑞士信貸亞洲區首席經濟分析師陶冬表示,「增長」與「通膨」將不再是明年大陸經濟的關鍵詞,取而代之的是「改革」與「風險」;三中全會的60項改革若能執行一半,五年後大陸經濟會再上一層樓。 陶冬昨(19)日出席經濟日報主辦的「經濟投資展望論壇--贏在2014」,解析明年大陸經濟重點。他說,由「改革」(Reform)與「風險」(Risk)交織成的「R²」,將成為主導2014年大陸經濟的兩大關鍵詞。 明年上半年,改革政策將密集公布,成為市場運作的一大動力。下半年,隨著地方政府債務陸續到期,到了還款高峰,風險將成為主導市場的焦點。明年是「改革」與「風險」共存的一年,改革成功與否,取決於細節和執行;若三中全會提出的60項改革能落實一半,五年後將與今天不大一樣。 「單獨二胎」政策是今後幾年刺激大陸經濟的最大看點,預計現在到2020年,有關母嬰支出、投資拉動,將達到人民幣2.3兆元(約新台幣11.3兆元)。 大陸經濟平均增速將進一步下滑,GDP潛在成長率可能是5%-6%之間,但經濟成長品質將改善,成長的潛在風險將獲得控制。 談安倍三箭 陶冬用SONY妙喻 2013.12.20 【經濟日報╱記者 吳父鄉】 當台下關注「安倍經濟學」的未來,陶冬沒有立刻講出結論,而是問在座的人,有多少是拿蘋果手機?同樣的問題,也問了三星及SONY手機的使用者。結果,拿SONY手機的人最少。 陶冬又問非SONY手機的使用者,「如果有人和你說,算便宜一點,拿SONY手機和你換,要不要?」「不要!因為.....」 陶冬回顧日本上次拿出具有競爭力、讓整個業界為之一振的產品,是2001年的Play Station。「在這個發明隨身聽、發明許多消費產品的國度,過去十年在創新上交了白卷。」日本失落了20年,使企業在研發預算上一砍再砍,產品少了競爭力,這不是靠降價就可救回來。 「少了投資,沒有就業;沒有就業,難有消費,安倍經濟學魔術就很難玩下去。」,「安倍經濟學」很難真正提振日本經濟。 吳中書:國際復甦 台灣明年GDP走揚 2013.12.20 【經濟日報╱記者葉小慧/台北報導】
中華經濟研究院院長吳中書昨(19)日表示,國際經濟復甦力道緩和,國內廠商明年上半年營運將優於今年下半年,但利潤率相對被擠壓。其中,匯率、能源及原物料價格、國內公用事業漲價、大陸經濟、美國經濟和兩岸經貿協議等六大不確定因素最受關注。 美國量化寬鬆(QE)政策方向底定,將先縮減購債規模,吳中書指出,若美國經濟情勢好轉,加上國際整體景氣復甦,對國內出口一定有幫助,明年台灣經濟成長可期。 吳中書昨天出席「經濟投資展望論壇-贏在2014」,以「2014年台灣經濟展望」發表演講。他指出,受能源及原物料價格疲軟影響,國際物價呈現趨緩,低通膨有助寬鬆貨幣政策延長時間,不急著退場,對國際經濟復甦相對有利。不過,部分地區有通縮的疑慮,預期低通膨情況將持續一段時間。 吳中書指出,國際景氣正在復甦當中,但力道溫和。美國量化寬鬆政策(QE)的退場,重點在觀察是否帶動歐盟、日本等同樣實施量化寬鬆的國家跟進;大陸經濟轉型則令人擔心動能不足,連帶影響台灣出口。 回過頭來看台灣,吳中書指出,過去台灣經濟成長率一般至少有3%以上,但過去三年來台灣經濟持續疲軟,或可解釋為各國主張在地化,導致製造業回流後,進一步影響台灣產業鏈。 李淳:追TPP進度 沒時間猶豫 2013.12.20 【經濟日報╱記者葉小慧/台北報導】
全球經濟區域整合之勢愈演愈烈,中華經濟研究院WTO及RTA中心副執行長李淳昨(19)日指出,預期跨太平洋夥伴協定(TPP)、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係(RCEP)在2016年將再次開門,這是台灣能否加入區域整合的關鍵。
李淳說,加入區域經濟整合,最重要是取得貨品、服務及投資的公平立足點,避免產業斷鏈和外移風險,也是推動國內法制革新及國際接軌的外部壓力。 李淳表示,TPP和RCEP兩大區域整合談判中,唯二沒有加入的亞太經濟體,一個是太平洋上的小島國巴布亞紐幾內亞(PNG),另外一個就是台灣,顯示台灣在加入經濟區域整合的速度明顯落後。 他指出,南韓幾乎征服了主要的出口國,積極洽簽自由貿易協定(FTA),其中和大陸的談判更如火如荼,預計最快在明年底、或後(2015)年初會簽。即使台灣在明年中讓兩岸服貿協議生效,甚至完成兩岸貨貿談判,相較南韓,台灣的時間優勢「幾乎不存在」。 即便台灣現在加入TPP或RCEP,已不是取得先機,而是把輸在起跑點的部分追回來。李淳說,人家已經鳴槍起跑,台灣沒空間猶豫要不要加入,而是多快追上。 李淳指出,2014年到2016年是區域整合爆炸期,無論TPP或RCEP,都預計在2016年再次開門,原本排拒TPP的大陸現在已出現加入的論調;歐美間的跨大西洋貿易與投資夥伴關係協定(TTIP)預計2016年完成,而美國主導的服務貿易協定(TISA)預估在2015年完成。 魏寶生:出口動能Q2回溫 2013.12.20 【經濟日報╱記者邱建業/台北報導】 美國聯準會(Fed)宣布量化寬鬆政策(QE)將開始減碼,元大寶華綜合經濟研究院院長梁國源昨(19)日指出,QE減碼顯示美國復甦趨穩,有助改善全球經濟混亂狀態,加上此波減碼僅100億美元,預期對台影響不大。 凱基證券董事長魏寶生則指出,雖然QE減碼,但歐日加碼寬鬆,可望補充流動性缺口。此外,QE縮減不代表緊縮,預期Fed升息時點將在2016年以後。 展望明年經濟,魏寶生認為,全球同步復甦的外溢效果可望帶動台灣出口,但受到美國去庫存影響,預測台灣明年第1季出口才會落底,但第2季就能明顯回升,不用太過悲觀。 經濟日報昨日舉辦「經濟投資展望論壇--贏在2014」,其中「2014經濟大趨勢」座談,由金融研訓院院長鄭貞茂主持,梁國源、魏寶生、台綜院院長吳再益、台經院院長洪德生參加與談。
黃培直:成熟國 將躍投資熱點
2013.12.20 【經濟日報╱記者陳怡慈/台北報導】
中國信託銀行個金總管理處副總經理黃培直昨(19)日表示,明年成熟國家表現比新興市場好,股市表現將優於債市。此外,因明年賺到錢的機率不高,誰能掌握消費趨勢與新富階級,將是致勝關鍵。 黃培直表示,明年錢難賺,加上經濟復甦力道將由民間消費撐盤,投資人應掌握「新富階級」所帶動的消費趨勢。 新富階級意指「年所得150萬元以上,買好、吃好、重養生、醫療保健與小孩教育」,包括:中國大媽與台灣敗犬,目前新富階級占全球消費人口15%,估計15年後將大幅攀升至85%。 黃培直昨天參加「經濟投資展望論壇--贏在2014」,以「開啟2014財富關鍵續航力」為題專題演講。他表示,2013年為全球經濟重建元年,據中國信託彙整20國集團(G20)過去30幾年來資料,重建之路最後有七成會成功,而其邁向重建的第二年,僅四成會在股市與債市賺到正報酬。 他指出,明年將是過去15年來,成熟國家與新興市場的經濟成長率最靠近的一年,既然新興市場難以提供超額報酬,就應該側重成熟市場,包括新加坡、美國、澳洲、歐元區與日本。 隨著量化寬鬆(QE)持續退場,他建議明年應要大幅調降債券部位,債券存續期建議選短不選長,標的以公司債為主、避開政府公債。從殖利率角度,建議選高收益債而非投資等級債券。 王銘祥:信用債 正報酬機率高 2013.12.20 【經濟日報╱記者張瀞文/台北報導】
富蘭克林華美投信基金經理人指出,美國量化寬鬆政策(QE)退場,利率回歸正常化,信用債的投資吸引力優於公債。美國引領全球經濟復甦,有利台股,尤其是全球產業趨勢與民生消費需求受惠族群。
富蘭克林華美全球債券組合基金經理人王銘祥昨(19)日在「經濟投資展望論壇--贏在2014」中指出,隨著QE退場,美國公債殖利率將緩步走揚,但彈升幅度與速度較今年緩和。 今年以來,市場已預期QE將退場,美歐公債價格下跌,但高收益債券等信用債仍有正報酬。依歷史經驗,即使在利率走升年,信用債的正報酬機會仍高。 王銘祥強調,在預期升息的環境下,只要慎選市場及基金,投資債券仍然可以獲利。而且,布局債券的主要目的是追求債息收入,而不是買低賣高。 富蘭克林華美高科技基金經理人郭修伸指出,QE退場代表美國景氣好轉。國際貨幣基金預估,2014年全球經濟成長率為3.6%,美國將引領成熟市場復甦,中國經濟也趨向穩定。國內外經濟復甦,有利台股,挑選產業與個股將是主軸。 郭修伸說,台股可布局受惠於全球產業趨勢的科技股,著重於雲端科技發展,像是第四代行動通訊(4G)設備、資料中心、節能、IC設計、汽車電子等。 至於民生消費概念,他認為,宜注重新興市場民生消費與產業趨勢,例如自動化設備、電子商務(條碼印表機)、汽車、烘焙設備及端點銷售系統(POS)等。 |
2013年12月20日 星期五
陶冬:QE時代結束 新興國最傷
標籤:
投資理財
訂閱:
張貼留言 (Atom)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