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11月3日 星期一

教育部舉例打臉 基北方案恐導致逆轉敗

2014年11月03日 蘋果日報  劉嘉韻/台北報導

教育部提出逆轉案例舉例。劉嘉韻攝

教育部提出逆轉案例舉例。劉嘉韻攝

今年會考量尺表。劉嘉韻攝
基北區明年十二年國教免試超額比序方案,因將國中會考成績量尺總積點放在第4順次,日前遭教育部退案,但基北區及部分家長團體,仍堅持將量尺分數積點放在比序順次前面,才會公平。教育部今舉例指出基北區方案重大疏失,若照基北區方案,明年有可能造成會考只拿到2科A++考生,贏過5科全為A++的考生,造成5A++考生逆轉敗。教育部強調,由於會考量尺分數設計並非以答對題數均分成績計分,若基北區堅持原案,明年恐造成更大混亂,「難道基北區不擔心有爭議嗎?」

教育部常務次長林淑真指出,依照基北區超額比序方案設計,比序第3順次是比會考等級總積分,精熟(A)、基礎(B)、待加強(C)分別以6分、4分、2分計算,若有2考生,甲生為5A++,乙生為與2A++1A+2A,這2名考生在第3順次同樣都會拿到30分,但到了第4順次以量尺計分,對照心測中心的量尺與會考等級、答對題數對照表,甲生量尺積分可能將為45分,但乙生有可能是46,則乙生會逆轉勝,但第5順次又比會考3等級4標示,則甲生又贏過乙生,顯見量尺積點放在第4順次,是與前後比序矛盾。

林淑真表示,台師大心測中心以基北區所提方案模擬分析今年案例,發現至少有2/3考生會出現類似逆轉,造成比序名次大挪移,基北區方案將造成更大混亂。

心測中心副主任許福元表示,會考量尺成績的設計是為避免考生同分超額,因此會考量尺成績與答對題數對照,與傳統基測的量尺成績不同,會造成同一等級標示(如A+)在不同科目卻有不同的得分,因此照基北區的方案,將出現嚴重的矛盾。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