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月7日 星期一

【學測衝刺】99課綱首屆考生 上榜機率增

2013-01-07  自由時報〔記者陳怡靜/台北報導〕


圖表
大學學測倒數!由於甄選入學名額首度逾五成,九九課綱首屆考生上榜機率自然容易提升。圖為學生翻閱大學個人申請入學招生簡章。 (記者簡榮豐攝)

甄選名額首度逾五成 招生人數也增

大學學測倒數二十天!甄選入學名額今年首度逾五成,成為主要升學管道。今年也是高中課綱「交接年」,九九課綱首屆學生將上考場,學測考生人數因此五年來首度下滑。專家直言:「應屆考生的最好機會!」鼓勵把握最後衝刺期,搶攻心儀科系的重點科目。

一○二學年大學總招生名額為十一萬三千五百八十九名,甄選名額就達五萬七千一百五十四名(不含外加)、佔五十.三%,躍為主要升學管道。甄選名額較去年大增近六千四百個名額,但學測考生卻僅約十五萬人,較去年減少四千五百多名。

多留意篩選科目少、又易衝分的系組

學測將於一月二十七日與二十八日登場,升學輔導專家劉駿豪分析,今年招生名額增、報名考生減,「形勢大好,是應屆考生最好的一次機會。」他也建議,招生名額增加、篩選科目又少的系組,都是可搶攻「衝分」的目標,考生可多把握。

今年是九九課綱實施後的高中生首次登場應試,從五考科整體分析,自然、數學兩科新舊課綱變動較大,其次就是社會科中的「公民與社會」,大考中心已公佈新課綱參考試卷,考生可先了解新題型。劉駿豪也認為,新課綱新增的教材內容入題機率不小。

在最後的準備期,劉駿豪建議,考生可先瀏覽心儀校系的申請篩選科目,找出最易衝分的關鍵考科。例如,淡江法文系、東吳英文系、東華英美語文系、台北大學應用外語系等僅篩選國英兩科,二類組也有交大資工系篩選英數自三科,三類組的北醫醫檢系則以英自兩科為主。

篩選科目少的招生系組可作「衝分」目標,提高考前衝刺投資報酬率。招生名額增加系組也是可攻目標,「招生名額增加,通過第一階段篩選的名額及機率也會大增」,例如成大化工系申請名額六十九名、較去年增加三十一名,預計篩選通過人數也從一一四名提高為二○七名。

劉駿豪建議,配合學測的考科時程,總複習也可採「兩天一輪」,找出易錯的弱點補強。考生也可勇於挑戰新課綱參考試卷或模擬考題,「培養挫折容忍力,應考時若看到新考題,較不會慌張。」他也提醒,考生務必要進行各科「計時練習」,確認能在限定時間內作答完成。
 
國文 非選擇題是關鍵
 
國文科選擇題與非選擇題佔分各半,高中老師與補教老師都強調,非選擇題是決勝關鍵,尤其佔分最高的「寫作」。景美女中老師陳嘉英提醒,考生一定要自我練習調配作答時間,題幹的每個字都要看清楚,才能精準抓住寫作重點。

抓住寫作重點、熟讀40篇古文

對於選擇題,陳嘉英提醒,考生要熟悉四十篇古文,但不能只會翻譯,必須了解核心概念,例如作者為何撰文?如何表現內容?陳嘉英說:「要能理解分析、批判反思」。

補教老師唐文也建議,可做考古題,但不是練考題,而是找出自己的弱點,特別加強較弱部份。

至於非選擇題,陳嘉英提醒務必看清楚題幹每個字,找出關鍵。她舉例,若題幹是則小故事,要考生寫出看法,重點在寫出自己的想法,務必說理清楚、脈絡詳細。能從自身經驗再觀照到社會,分數也有機會提高。

陳嘉英建議,考生可練習找出寫作弱點,若不太會開頭,不妨參考大考中心公佈過的優秀樣卷如何開頭,若不太會舉例,可多援引課本例子。唐文也說,善用成語修辭、名人舉例,可讓作品更有重量。

另也要利用考古題或模擬考題等練習調配時間,應考時則需在一小時五十分鐘內完成作答,選擇題需在三十五到四十分鐘完成,測驗結束前十分鐘用來檢查試卷,唐文建議:「最好能默念一次作文,避免缺漏字。」 (記者陳怡靜)

英文 多溫習歷屆考題

學測進入倒數,英文補教老師尹俐提醒考生,兩天寫一份模擬考試題、練一篇作文,且把歷屆學測考題好好做一下。這麼做,除了測驗自己程度,也練習掌握考試時間。

多讀英語文章培養語感

尹俐表示,英文考的是閱讀能力,考生最好天天閱讀英語文章,雜誌、課本、書籍及報紙等都可,出題多元跨科學、環保到文化等領域,多讀才能培養「英文語感」。

英文最後衝刺首要複習單字。補教老師齊斌表示,大考中心公布的詞庫七千字,學測要求要會五千字,建議最好背到六千字,且要熟記例句,知道用法。

松山高中老師許亞君提醒,只背單字不夠,文法與片語也要會,現在分詞、轉折詞、假設語氣、助動詞等,學測都是年年考。

學測英文分成選擇題與非選擇題,選擇題包括詞彙、綜合測驗、文意選填及閱讀測驗,非選則有中譯英與作文。

許亞君提醒考生,英文沒複選,不會倒扣,要儘量答題,甚至可用消去法,選最有可能的答案。

齊斌則表示,作文可分兩段、至少要寫一百廿個字,要言之有物且有邏輯,至少能拿基本分,不要放棄。由於作文已改電腦閱卷,建議用筆尖較粗約0.5mm~0.7mm的原子筆書寫,不要用鉛筆。

至於中譯英,近年都考生活相關題目,例如生態環境、騎腳踏車與休閒活動,也考過夜市與觀光客,考生可熟記重要句型,並搭配詞彙與片語。 (記者林曉雲)

自然 變動最大 多看參考試卷了解新題型
 
九九課綱考生今年首度應考,自然科是變動最多的一科,考生可先參考大考中心公佈的參考試卷,了解新增題型與新課綱內容如何入題。

考古題價值降低 多著墨新課綱如何入題

補教老師楊光說,物理、化學、生物三科變動較多,考古題參考價值降低,考生可多練習九九課綱的模擬考題,中等程度考生可重新瀏覽課本,把觀念搞清楚。補教老師張鎮麟建議,新課綱「基礎物理一」有很多新增內容,沒有考古題可以練習,考生可複習課本的基本觀念,務必試做大考中心參考試題。

楊光提醒,物理科高一的近代物理、物質間的基本交互作用力、宇宙學等都屬新課綱內容,量子現象中的量子化、氫原子光譜、物質波近代物理名詞都要熟悉實驗內容。宇宙學中的哈伯定律、宇宙起源與組織為熱門考題,可能搭配太空船探險號並以閱讀測驗方式出題。

物理高二雖與舊課綱差不多,運動學、動量與牛頓定律的應用等仍要注意,萬有引力中的重力與重力場公式要熟記,應會搭配等速率圓周運動入題。能量則講求觀念理解,碰撞的動量守恆與能量守恆也要觀念清楚。

板橋高中老師鄭伯俊分析,化學新課綱增加「有機化學」,高二的常見的化學反應、化學與化工等可多注意。楊光也分析,高一化學難度提高,氧化還原、熱量計算、溶液濃度計算等要注意,高二則要注意有機化學、電池、近代化學材料等。

生物重點為細胞學,滲透壓也是必考重點;遺傳學則注意孟德爾遺傳定律、血型等不同的遺傳模式、轉錄與轉譯、DNA和RNA的比較等。高二課程則要注意植物學、動物學,生態學沒以往重要,但仍需注意存活曲線、氮循環、生態系特色等熱門考題。 (記者陳怡靜)

社會 留意時事 熟讀題幹上下文
 
社會科包含地理、歷史及公民,考題常呈現「跨領域綜合命題」趨勢,補教老師陳思穎提醒,考生除要熟悉重大時事,例如死刑存廢、林益世等高官貪污、反媒體壟斷等,又如韓國今年與歐盟簽訂FTA自由貿易協定,對東南亞經濟造成衝擊。地理考題也可能引用時事,搭配經濟活動內容出題。

公民科改變較大 仍不離基本概念

公民科改變較大,陳思穎表示,時事題雖是重點,但再怎麼變化,還是要回到高中所學基本概念,答題遇到不熟的時事內容,題幹一定會有上下文,不要恐慌,靜下心先看懂題目,搞清楚要考的概念是什麼,一樣可拿分。

陳思穎表示,九九課綱前四冊,和九五暫綱相同,一樣是社會學、法律學、政治學、經濟學內容,不過各冊都有新增或獨立單元,學測很可能命題,例如新課綱第一冊有一章專講媒體識讀,可能搭配旺中購併、壹傳媒出售案及反媒體壟斷等時事命題。性別則是第一冊必考題,法官提同志婚姻合法性的釋憲案,可能成命題重點。

地理科九九課綱有幾個單元主題是新增,建中老師譚柏雄表示,舊課綱只有美國和日本,九九課綱增了加拿大和韓國,可注意台灣和韓國的關係,及南韓第一位女總統朴槿惠當選的新聞。

補教老師梁新山提醒,可留意包含葡萄牙、義大利、愛爾蘭、希臘和西班牙等五國造成歐債危機,馬雅末日傳說造成人心惶惶也可能入題。

歷史科和地理、公民常一起出題組。補教老師高健表示,歷史考題多透過情境描述,要學生判斷時代背景,時間就是解題關鍵,看到有意義的敘述要多讀兩次,不要只圈關鍵字,避免掉入考題陷阱中。 (記者林曉雲)

數學 先寫單選 新章節出題率高
 
補教數學老師黃伯駒與徐昇建議,應考數學時可先寫單選題、再寫選填題、最後再挑戰複選題,這樣最容易拿分。

首屆題目較簡單 程度高更應小心

由於今年是高中九九課綱首次做為學測命題依據,黃伯駒說,九九課綱課程內容較九五暫綱簡單,且第一屆考試通常會較簡單,拿分應該不難。程度高的同學反而更要小心、仔細計算,不然一失誤,就會輸給很多人,另九九課綱增加一些新的章節,新觀念一定要看熟,考的機率相當高。

九九課綱裡有兩個版本,A版是文組教材,B版是理組的教材,黃伯駒說,考試只考A版,理組別浪費時間去讀A版沒有的內容,做歷屆考古題時,有些考題是九九課綱已拿掉的內容,可略過,不要因沒讀過而被嚇到。

黃伯駒表示,每一大題都是由簡單而複雜,最難的就是複選的最後兩題,所以若依照試卷上順序解題,在選填題前就會遇到複選的難題而卡關,影響後面作答的心情。

徐昇說,指考不考的部分,也需格外注意。例如高二下第四章圓錐曲線,第二冊第一章的數列級數,同學可好好著力。徐昇提醒,選填題填答空格與答案相符,就是說答案三個數,那空格就是三格,解完題後是否正確應該心裡有數。

徐昇提醒,數學在下午第一堂課考,是最容易昏睡的時刻,最後衝刺階段須調整生理時鐘,另外天氣多變化,也要小心別著涼。 (記者陳炳宏)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