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雖然市府已設置11所公托中心,但僧多粥少加上收費低,每每供不應求。圖為朱立倫去年主持泰山公托開幕。 本報資料照片
|
![]() |
新北市升格後,外界批評市府不熱中辦體育賽事,憂心體育人才流失,教育局表示已有規畫,普設國民運動中心目的也在培養市民運動風氣。 圖/教育局提供非報系
|
公托大增 但需求也多
汐止的黃云芳為了重返職場,替1歲大的兒子報名市立公托中心入學抽籤,但「很難抽,還是要回頭找保母。」她無奈地說,公托中心一個月6千元,私人保母貴一倍,但也只好認了。
市議員何淑峯說,雖然市府已在汐止等區設置11所公托中心,但僧多粥少,加上收費低,每每供不應求。她要求市府評估以補助方式拉近公、私立托育中心收費差距,降低民眾托育負擔。
社會局長李麗圳表示,公托中心是多元托育體系的一環,各區還在增設中,但不可能完全滿足托育需求。目前針對保母或親屬托育,社會局都有2至3千元補助,低收入戶最高補助5千元;部分經濟弱勢如單親家庭若有托育需要,經社會局評估,最高可補助5到8千元。
在地就學 最好祭獎金
何淑峯也指出,「在地就學」是朱立倫的選舉政見,但目前仍看不到落實在地化的具體政策;朱市長要設北大附中喊了兩年,至今也未見蹤影。
板橋某市立國中校長說,由於家長和孩子對新北市高中的師資、設備及認同度還不夠,成績能上前3志願的孩子和家長,多半還是嚮往北市明星高中,在地就學意願並不高。
未來新北市的指標高中,務必要有明星高中的師資與設備「宣示」留人決心,短期內最好能祭出獎助學金等誘因。
體育好手 盼重現光榮
議員洪佳君則憂心新北市的體育光環逐漸消失。她說,台北縣向來是體育大縣,各種體育賽事都有台北縣民光榮的身影;但市府連市運、區運都不辦,運動專任教練頻頻出走,「教練帶走好選手」的骨牌效應持續發酵。
聽聽市府怎麼說
教育局長林騰蛟表示,以往市運偏向嘉年華性質,不是體育競技,教育局正在整合資源,仿全運會兩年辦一次,預計2014年舉辦升格後首次市運。
另外,新北市接手41所國私立高中職後,正全面盤點各校資源,規畫發展如跆拳、射箭、西洋劍、游泳等「體育才能班」;普設國民運動中心目的也在培養市民運動風氣。
林騰蛟說,運動專任教練名額限制正在檢討中,同樣在2014年隨體育政策納入規畫,一定會讓優秀教練留在新北市。
對於在地就學,市府除推出旗艦計畫,打造優秀學生就讀的指標高中,今年也會推出社區高中全面優質化的計畫。
高職改造方面,新北市今年起有17所高職,教育局將以大台北地區的就業市場需求,全面檢討高職科別與教學內容。
林騰蛟說,這些作法都是要留住新北市的優秀學生,希望2016年達到50%目標。至於北大附中案已經台北大學校務會議通過,校舍工程上個月完成招標,預計2014年8月1日招生。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