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05/02 【聯合報╱記者陳智華/台北報導】
對於不少國中為了明年免試入學超額比序加分,多開社團,教育部、全教總和全家盟昨天一致指出,社團有助學生多元學習、探索性向,希望學校名符其實,真正達到這個目的。
目前在15個免試入學區中,有中投、彰化、嘉義、台南、屏東和宜蘭等6區,將社團幹部列入免試入學超額比序項目。彰化區總分90 分,服務學習和當幹部為同一項,最多可得8分,當幹部每學期可得2分,班級、社團及學校幹部都算。
屏東區總分79分,服務表現這項最多拿5分,其中包括班級幹部、社團社長及特殊服務表現都可拿分,社團社長任滿1學期,考核優良者可得0.5分。
宜蘭總分50分,服務表現這項滿分是5分,擔任班級、社團幹部或志工任滿1學期,經考核表現優良者加1分。
全教總副理事長吳忠泰說,社團愈多愈好,可讓學生適性發展、多元學習,不過,如果學校是為了學生升學加分才設置,「為何過去不設? 校方應該跟社會交代。」
教育部國教署副署長黃新發說,學生參加社團也是學習的一部分,能試探興趣和性向、學到東西,「如果學校為了升學加分才增設,不是教育的本質,希望能回歸學習本位,不要太在乎分數。」
黃新發也提醒各國中,開設社團要名副其實,達到學生參與目的,會請縣市去查核了解學校執行情形。
全家盟12年國教民間辦公室執行長謝國清說,社團多不是問題,但如果只是為了加分,沒有真正去經營,學生沒有多元學習,「只是做假」並非好事;但如因此設了很多社團,讓學生有多元選擇,絕對是好事。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