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年國教的成功指標 |
「以前我在美國史丹佛大學讀書時,如是一對一競爭,台灣學生贏美國學生;但若團體合作,台灣學生就輸掉。」教育部長蔣偉寧說,過去台灣學生太重視學科成績,十二年國教上路後,希望培養學生兼具人文素養、團隊合作的多元軟實力,更有競爭力。
民國四十六年出生的蔣偉寧說,在他的年代,一年有四、五十萬人出生,每年有十萬人參加大學聯考,最後只有兩萬多人錄取,僅五%的人可以讀大學。當時整體教育資源嚴重不足,大學只能用考試選才。
他到史丹佛大學留學時,四個台灣學生都很厲害,卻沒辦法合作,老師要四人一起做的題目,最後都由一個人完成。但美國學生個別能力不見得出色,但合作出來的成果很棒,「讓我們Shock(震驚)」。
明年十二年國教要上路,但許多明星高中堅持以特色招生考試來招收學生,不想放出太多免試入學比例。蔣偉寧說,明星高中的招生方式一定要改變,學生才能多元發展。
雖然明星高中反彈聲浪不小,但蔣偉寧說,將在「高級中等學校多元入學招生辦法」中明確規定,明年十二年國教上路,明星高中要提供二十五%的免試入學名額。他認為,經過溝通後,明星高中應會接受這項要求。
「明星高中會發現,免試入學招進來的學生不會不好。」蔣偉寧說,未來培養的學生要具人文素養、創意、語言能力、團隊合作等才能,明星高中須多元選才。
一些私立學校國中部以考試招進學科成績好及來自社經地位高家庭的小孩,之後讓他們直升高中部,進行「一條龍」的菁英學習。蔣偉寧說,如果私校國中部以考試招學生,教育部將不准這些人直升高中部,希望將私校辦學導回正軌。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