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合報╱記者陳俍任/台北報導】 2010.10.29 08:34 am
蔣中正在「江靜輪」上待了十多天,與所有船員留下難得的合影。圖/國史館提供
一九四九年五月六日,蔣介石就搭乘招商局這艘「江靜輪」撤離大陸,這段剪影一直到今天才解密。圖/陽明海運提供
一九四九年五月五日,蔣經國悄悄到陽明海運前身—上海輪船招商局密商「大撤退」,不到廿四小時後,蔣中正趁著天黑登上「江靜輪」,從上海撤到舟山群島;廿天後,招商局另一艘「漢民輪」滿載著黃金,漏夜急駛到基隆港,從此畫下中華民國史的分隔線。
這些被徵召出動「神鬼任務」的商船身影,埋藏六十一年後即將解密,陽明海運挖掘出潛伏著大時代歷史的剪影,這些「祕密檔案照片」與文物,今起攤開在陽明海洋文化藝術館,可一窺那段跨海的神鬼任務蹤影,還可聆聽這段隱藏一甲子的秘辛。
當時蔣經國也在船上。圖/陽明海運提供
「船上陪老蔣的人還在,他是前招商局董事長郭洪威,八十多歲了。」陽明海運文化基金會執行長朱統平說,郭洪威當年是「江靜輪」事務長,他傳承了這段「神鬼任務」的極度機密,連自己的家人都不敢說,招商局改制陽明海運後,這段祕辛從未揭露,在兩岸關係日趨緊密後,陽明海運董事長盧峰海,才決定公開展示這塊歷史拼圖。
陽明海運的前身是上海輪船招商局,兩蔣撤退台灣前,招商局商輪就奉命進行遷台任務,第一次是在一九四九年元月,國民政府租用該局「海滬輪」載滿三千五百零二箱的故宮與國家圖書館文物,從南京運往台灣,三天後運抵基隆港,當時另有海軍峨嵋號、崑崙號等同時肩負此任務,而這批文物,正是典藏在今日台北故宮的國寶。
徐蚌會戰後,國民政府在大陸節節敗退,一九四九年五月五日,在共軍攻破上海前夕,蔣經國銜命與招商局密商調船,五月六日黃昏,在蔣經國陪同下,蔣介石帶著貼身侍衛余濟時等人登上「江靜輪」,但等到隔天清晨才離港開往舟山群島。多年後「江靜輪」解體。
五月廿五日上海淪陷,但招商局另一艘船漢民輪,早在幾天前就跟幾艘海軍,將庫存的黃金分批運送來台,蔣介石在十二月十日由成都飛台灣。
閱報秘書/輪船招商局 最早的航運公司
【聯合報╱程嘉文】 2010.10.29 03:08 am
「輪船招商局」是中國最早的新式航運公司,是清末自強運動時期,為了與外國航商競爭,於同治十一年(一八七二)由李鴻章創立,採「官督商辦」模式。
民國成立後,招商局仍然是最大的國籍航運公司。一九三二年,政府正式收購股權,將招商局變成標準的國營企業。
隨著大陸變色,招商局部分幹部與船隻在香港宣布「起義」投共,從此招商局在兩岸「鬧雙包」。在中華民國退出聯合國之後,一九七二年由招商局轉投資成立陽明海運,以避免兩岸的招商局混淆。一九九五年招商局正式併入陽明,次年股票上市完成民營化。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