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06/13 【聯合晚報╱記者游婉琪╱台北報導】
十二年國教拍板定案前夕,免學費政策卻因為財政壓力遭六都首長反對,行政院決定改採高中排富、高職不排富。全國教師工會總聯合會今天召開記者會,質疑十二年國教規畫過程中有官員刻意隱瞞財政調度、袒護私校招生與直升比率,導致馬政府僅因36億財政缺口,貿然宣布免學費政策轉彎,讓馬總統承諾成為空頭支票,要求監察院調查失職官員政治責任。
全教總副理事長吳忠泰還點名教育部政務次長陳益興應出面負責。他指出,陳益興過去兩年負責規畫十二年國教相關政策,早知教育經費出現缺口,卻沒有提供正確財務資訊向上呈報。政策轉彎關鍵時刻,陳益興不但沒有出面據理力爭,反而到國外,把責任丟給教育部長蔣偉寧一個人扛。陳益興上午人在國外,無法取得他的回應。
吳忠泰說,教師團體一向堅決反對「排擠其他教育項目」的免學費政策,同意政府在財政困難時,可階段性推動免學費。但他強調,排富門檻應有更細膩的設計,而不是未經周延評估,就以家庭年收入新台幣114萬元作為高中排富標準。
吳忠泰表示,政策拍板定案前夕,免學費政策出現轉彎,原本馬總統宣稱的「大部分免試」,卻得採計國中會考「三等第七標示」,特色招生也一樣要考與基測相同的六考科,讓馬總統承諾成為空頭支票。
吳忠泰指出,前年底立法院為此修法增加1個百分點的總預算(約新台幣200億)增加教育經費,如今卻因36億財政缺口,讓免學費政策轉彎,讓人憂心十二年國教相關配套,教育部能否保證足夠財源支持。
全國家長團體聯盟十二年國教民間辦公室執行長謝國清認為,排富政策以高中職作為區分,等於迫使經濟弱勢的孩子不顧性向,為了免學費選擇就讀高職,更會讓外界將高職生貼上「弱勢」標籤,不利於技職教育的發展。他強調,家長願意支持階段性排富,把有限的教育經費用在刀口上,但排富方式應該高中職一視同仁。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