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6月11日 星期二

指考衝刺/化學篇 勤練考古題 加強不熟觀念

2013/06/08 【聯合報╱記者沈育如】

距離指考不到1個月的時間,化學科該如何準備?高中與補教老師都建議考生,掌握課本內容才是關鍵,將課本概念融會貫通,再透過做考古題,了解自己哪裡還不懂。

台北市南湖高中化學老師黃榮伸表示,原子結構、反應速率、有機物官能基、分子形狀、氧化還原反應等,都是歷屆常考重點,考生一定要掌握。

近年化學非選題第一題常考實驗畫圖題,黃榮伸建議考生「千萬別放棄」,按題目的意思將點、線標到圖上,就有分數了。此外,補教老師施釩也提醒,畫圖時注意橫坐標與縱坐標,一個圖約兩分,不注意就會被扣分。

施釩表示,今年是實施99課綱後首次考指考,化學科是將金屬晶體的堆積刪去,再加入DNA、RNA、奈米等,基本上變化不大,但章節內容一定要熟悉,像非金屬、有機、化學鍵等都常出題。

施釩表示,實驗題常考器材的使用、用在哪裡、何時搭配那種器材等,包括比色法、秒表反應、阿斯匹靈的製造、銀鏡反應等都是重點。施釩也說,近年來計算題的出題比重下降,以往記憶與計算約為6比4,目前調整為7比3,太繁瑣、需要計算的題目,考的機會不高。

最後這段期間,施釩建議考生把時間分成三等分,第一階段把高一到高三的化學觀念、計算公式弄懂;第二階段是做考古題,每天做一回即可,這樣下來約可以做8回,對答案時,做錯的要做記號,找出哪裡還不熟悉。

第三階段是把之前寫的8回考古題,拿出來再做一次,對的就隨機取樣再做一次,看是否做對,如果做錯,表示對內容不熟,要趁最後關頭再加強,必要的話,找類似題目再做,藉此檢驗是否真的懂;而之前做錯的題目,要趕緊問,直到弄懂為止。

圖/聯合報提供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