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07.16 【經濟日報╱記者吳泓勳/台北報導】
台大經濟系教授陳添枝昨(15)日指出,兩岸競合關係改變,產業合作進入新局面,兩岸政府應減少對市場干預,調整大陸一定要讓利台灣的心態,轉而從制度面建立「兩岸公共財」,例如掃除兩岸服貿協議簽訂後的境內貿易障礙、提高行政審批效率、建立人才育成與兩岸貨物檢驗互相承認等,打造產業的合作基礎。 陳添枝出席兩岸經濟產業合作大趨勢論壇,以「兩岸產業合作的前景」為題發表演講。他說,兩岸產業合作過去多限於民間交流,2008年後才開始有較多官方互動,例如,2010年在ECFA架構下的產業合作小組。 但整體而言,陳添枝認為,現在產業合作議題太多僅關於技術性,這些給民間企業或公會推展就好,政府應減少對市場面的干預,著力從法規制度面發展「兩岸公共財」。 舉例來說,簽署兩岸服貿協議後,由於涉及大陸內需市場,容易面臨境內貿易障礙,應在後續談判中處理。此外,包含建立兩岸貿易便捷化,提高行政程序的審批效率;貨物檢驗、認證制度相互承認;兩岸共同人才交流與育成機制等議題,也是須要認真面對的當務之急。 |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