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07.16 【經濟日報╱記者林海/台北報導】
「大陸這一波的產業結構調整不同於以往,屬於升級型的調整。」北京清華大學中國經濟研究中心主任魏杰昨(15)日表示,此次調整的目的,是要打造升級版的大陸經濟,不像以往單純依靠財政與貨幣政策,「關鍵在於技術創新,而兩岸的合作也會比以往更深層次。」 魏杰說,產業結構調整,可分為周期性與升級性,當市場調節失靈或是訊息不對稱時,出現的周期性調整,通常可透過財政或貨幣政策解決,但此次大陸的產業結構調整,屬升級性,主要在於大陸目前全力推動增長方式轉變,要將以往的成本優勢,轉為技術優勢型增長方式、將出口導向轉為內需增長型增長方式、並把投資拉動轉型為消費拉動型增長方式。 魏杰說,大陸這波產業結構調整關鍵,就是技術創新,因此必須要建立三項基礎,首先,必須要有完整保護知識產權的法律基礎,遏止山寨文化,第二則是要建立「實驗室經濟」的物質基礎,讓知識可以轉變為技術,最後則是要有人才基礎,激發科學、技術菁英的能量。 魏杰還說,大陸產業結構調整涉及了製造業、服務業與戰略新興產業。 |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