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08/08 【聯合報╱記者陳智華/台北報導】
12年國教明年8月上路,教育部今年8月起針對公立幼稚園、國中小、高中職的初任教師調訓3天,加強12年國教、班級經營等專業知能,並建立交流互動平台,未來3年都將輔導追蹤。今年先從4千位公立學校老師開始,明年起考慮將私校老師也納入。
教育部師資培育及藝術教育司長張明文昨天表示,教師的專業發展很重要,投資報酬率最高的是初任老師,「前3年基礎打好,就能服務30年。」
教育部將今年訂為「教師專業發展年」。張明文指出,新老師面對學校生活適應、教學發展、班級經營以及親師溝通等問題,必須學習、接受引導,才能勝任教職。教育部今年起編列500萬經費,建立初任老師輔導及協助機制。
張明文說,初任老師是指當年考上公立學校教職的老師,今年公立幼稚園到高中職的初任老師共有4千人,都要參加3天共22小時的研習。昨天起到14日,分兩梯次在全國各地舉辦24個場次研習。
張明文指出,研習目的是使初任教師在最短時間內熟悉教學任務,並精進專業。基礎課程包括當前國家重要教育政策如12年國教等、老師關懷學生個案分享、班級經營、教師專業發展資源簡介、教學典範的傳承、當前學校教育工作重點、親師教育合作夥伴模式分組研討成果分享等。
未來3年內,初任老師每學期還要到就近合作的師培大學參與2次精進課程,內容包括班級經營與教學觀察。教育部並安排198位資深教師擔任薪傳教師,即初任教師的輔導員,未來的3年繼續帶領初任教師參加研習。
張明文說,為了鼓勵初任教師分享初進教學現場面臨的問題與經驗,為這次研習建置「102級初任教師臉書社群」分享平台,歡迎初任教師加入,組成區域社群。
新手教師 想學親師生溝通
2013/08/08 【聯合報╱記者陳智華/台北報導】
許多參加教育部研習的中小學初任老師昨天說,最想學的是親師生溝通及班級經營。資深教師也表示,親師生溝通的重要程度,絕不亞於教學。
今年剛分發到苗栗縣大湖國中擔任地理科老師的陳秋璉指出,最想學習親師生溝通、教師發展評鑑、及12年國教政策,教師發展評鑑制度也很重要。
陳秋璉指出,明年起12年國教就要上路,之前準備教甄時只是死背DM上的知識,昨天在研習現場聽到教育部官員介紹3大理念及相關概念、架構,未來更能跟學生、家長溝通。陳秋璉不諱言,未來到教學現場還會發現很多問題,不是靠上兩、三天的課就可完全因應;教育部建立網路讓初任老師問問題,也期待有人定時解答回覆,才有實質幫助。
學員之一的台中市潭秀國中輔導老師藍悅慈說,初任老師最需學習跟教學現場實務相關經驗,例如教學計畫、班級經營、學生溝通,以及跟其他老師合作等。
指導初任教師的新北市福和國中退休老師余麗卿說,初任老師很有教育熱忱,但當老師不只教書這麼簡單,如果沒有優秀且有經驗的老師協助,只能孤軍奮戰,熱忱通常3年就消磨殆盡。
余麗卿表示,為使初任老師不要因師生關係而感挫敗,將多跟他們分享經驗。
教書快30年的苗栗縣福德國小校長林玲說,初任老師就像船開始航行,最重要的是「航向正確的方向」及「不忘初衷」。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