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8月13日 星期二

校長秘書:國立師大附中乾脆改「市立」

2013/08/13  【聯合報╱記者陳瑄喻/台北報導】

國立師大附中校長秘書林麗雲昨天代表校長出席台北市公私立高中職校長會議時,向台北市長郝龍斌喊話,指師大附中學生有9成來自台北市,但卻無法享有北市的資源,成為三不管地帶,「資源如此不平等,乾脆改隸為市立學校。」但林麗雲這番改隸建言也引起學生及校友不滿,表示以國立師大附中為榮,不願改隸北市。

師大附中校長卓俊辰至截稿前未接電話,無法得知他對秘書發言的評論。林麗雲表示,原先她僅是來反映特色招生相關問題,知道可直接向市長進言後,實在是忍不住,才會說出這番言論。

「這太荒唐了!」畢業十餘年的附中校友陳欣宜表示,每位學生都以國立師大附中為榮,不應為了經費,改隸主管機關,「這個提議完全沒有經過思考。」

附中高二李姓學生表示,經費不足應由校長去向教育部爭取,怎麼會因沒經費就要變成台北市的學校?「這老師應該是開玩笑的吧?」

郝龍斌表示,台北市政府補助學校經費以市立學校為主,但北市府舉辦任何競賽,都不限定是哪所學校的學生。

林麗玉昨天在校長會議發言,表示國立師大附中因不隸屬於台北市,缺乏資源,在12年國教的競爭下,若沒有強大的支援,學校難以在這波競爭浪潮中存活。

「我是真的急了!」林麗雲表示,12年國教上路在即,建中、北一女、成功、中山等市立學校均獲得北市教育局「優質學校領先計畫」補助,3年有1500萬的經費。她曾帶著學校同仁,希望也能加入這計畫,卻遭市府教育局駁回,「只因我們不是市立學校。」

林麗雲說,像校內樹木治褐根病、游泳池水費等費用,因非屬台北市,市府都說不能補助,求助教育部國教署也得到「沒錢」的答案,學生在這樣的環境下,如何安心求學、與他校競爭?

「我們是一流的學府,不入流的待遇。」師大附中家長會長趙筱瓏表示,她完全可理解林秘書的反應,學校內各項經費左支右絀,若是教育部不肯補助,只能靠家長會一點一滴地慢慢募款,教育部應該正視這樣問題。

趙筱瓏表示,師大附中共有3千多名學生,其中有9成為北市的學生,無論師大附中是國立或市立學校,北市府都應該補助,不能將師大附中拒於門外。

教部:每年3億補助附中

 2013/08/13 【聯合報╱記者鄭語謙/台北報導】

師大附中希望改隸為台北市的「市立學校」,教育部強調,師大附中是國立台師大的附屬高中,肩負提供師培學生教學實習的責任,「功能」不會改變。教育部並統計,師大附中每年可獲3億元經費補助,在所有國立學校中,排名「非常前面」,若學校資源、經費仍不足,還可以爭取一些競爭型經費。

國教署統計,教育部共管轄全國170多所國立高中職,每年共補助約300億元經費,規模較小學校,每年約可獲補助1億元;規模大的學校約3億元;平均為2億元。

國教署表示,師大附中因規模大,教職員人數多,加上校齡悠久,需維護的老舊建築物較多,每年可獲約3億元補助;且比照台師大還有停車場的收入等自籌經費,學校每年都有「結餘」,校務基金狀況良好。

國教署副署長黃新發表示,若師大附中教學資源缺乏,或是教學環境有待改善,教育部責無旁貸;若學校仍然覺得經費不足,教育部也提供包含「均優質化補助方案」等競爭型經費,提供學校和其他各校申請。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