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9月22日 星期日

少子化 教部:改善教育品質契機

2013/09/22  【聯合報╱記者張錦弘/台北報導】

教育部指出,為解決未來教師員額大減、超額教師太多的少子化問題,教育部除將提高教師員額編制,也考慮打破國小包班制,體育、藝術、基礎科學增聘專業領域的老師,並推動教師分級制,讓資深優良教師減少授課時數,致力輔導新進老師或從事教學研究。

教育部國教署副署長黃新發指出,少子化其實也是改善教育品質的契機,教育部除已推動國教精緻化方案,將國小、國中每班學生人數逐年降到29、30人,也考慮將國小目前每班1.6個老師的員額編制,再擴增到1.7個老師,但是這只能減緩少子化減班、減師的問題。

黃新發說,明年推動12年國教,更重視國中小的適性輔導、適性教學,但目前國小採包班制,同一個老師包辦國文、數學、自然、社會、音樂、體育課,但不見得每個科目都專長,教育部將研議打破包班制,除了英文,連體育、藝術及自然科,也考慮交由更多相關科系畢業的老師來教。

教育部次長陳益興說,傳統上,大家都認為老師主要的工作是上課,其實老師也有輔導、研發的責任,教育部正研議修改教師法,比照英、美等先進國家,推動教師分級制。

黃新發說,就像大學教師分為講師、助理教授、副教授、教授,未來國中小教師也可分級,越資深的優良教師,授課時數越少,有更多時間輔導資淺或實習老師,也可研發更好的教材教案,而他們減授課的時數,可拿來增聘更多新進老師。

全家盟理事長吳福濱、全國中小學校長協會理事長薛春光也都認為,教育部應督促教學不力的教師改善,太爛就淘汰,把機會讓給更多優秀、有熱忱的流浪教師。



國中小減班逾萬 考教師更難了

2013/09/22 【聯合報╱記者張錦弘/台北報導】

受少子化衝擊,教育部推估,未來4年內,公立國中小將減少逾1萬個班級,教師員額因此大減1萬5千多人。教師、家長團體憂心,學校逢缺不補、只聘代理代課老師的情況將更嚴重,不但教學品質惡化,流浪教師也更沒機會考上正式職缺。

教育部自98學年起推出「精緻國教發展方案」,到104學年,國小每班人數由原本35人逐年降到29人;國中則由每班35人逐年降到30人,藉此增加班級數及教師人數,減緩少子化大量減班造成的衝擊。

不過,根據教育部統計處推估,公立國小班級數,4年內仍將減少4503班,教師員額也將減少6268人。

至於公立國中班級數,4年內將減少5203班,減師9613人。到106學年,國中小教師總計將比102學年大減1萬5881人,減幅達11%。

全國中小學校長協會理事長薛春光指出,教師課稅後的配套之一是減少授課時數,國中小每周多出46萬節課,很多學校只聘領鐘點費的代課老師,月入往往只有1萬多元,乏人問津,甚至要遴選20次才能招到老師,且多數沒教師證、流動率高。

薛春光及全國家長團體聯盟理事長吳福濱都認為,少子化大量減班後,國中小更是逢缺不補,會改聘更多代課老師或一年一聘的代理教師,尤其少子化嚴重的偏鄉地區更普遍,教學品質勢必大受影響。

全國教師工會總聯合會副理事長吳忠泰指出,教育部放任各縣市,為了省錢只聘代課老師;如今因少子化大量減班、減師,未來學校有老師退休,更不願補正式缺,導致有熱忱的流浪老師進不來,不想教的老師又無法提前退,師資無法新陳代謝,教學會更糟。

根據教育部統計,目前中小學約有12%、共1萬多名代理代課老師,教育部長蔣偉寧曾在立法院承諾,將逐年把代理代課老師比率降到5%。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