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2月23日 星期一

12種食品 含糖量超乎你想像

2013/12/23 【聯合報/本報訊】

上速食店點飲料, 檸檬紅茶酸酸甜甜,含糖量應該比較少,比喝汽水可樂健康?事實上, 很多食品的含糖量不能用「口感」來推斷,來看看你平時常吃的甜點飲料,藏著多少甜蜜的小魔鬼。




 
 
 
吃糖會上癮 程度不輸咖啡因

2013/12/23 【聯合報/記者蔡維斌/報導】

甜蜜的滋味總是吸引人,但愛吃糖又想保有健康,可要學會吃糖的撇步,醫師、營養師不鼓勵吃糖,如真的嘴饞「凍未條」,最好請教醫師或營養師,如何健康吃糖。

食物不甜,等於糖分不高?

在養生風潮下,很多人認為含糖食物都不是好東西,真是如此嗎?其實糖對人體也很重要,北港媽祖醫院營養師林澄瑩教大家簡單分辨「糖」和「醣」的不同,並選擇適合攝取的糖類。

她說,糖是身體熱量主要來源,可分為單醣、雙醣和多醣,通常市面上吃的砂糖、蔗糖、果糖、乳糖都屬單醣;而米麵、澱粉等含碳水化合物的食物,則屬於不甜的多醣物質。這也代表食物不甜不等於糖分不高,就如同飯、馬鈴薯、芋頭等,吃起來不甜,但其實含糖量並不低,所以一般到餐廳用完餐,又吃飯後甜點,對身體是負擔。

黑糖可養生,多吃一點沒關係?

目前風行養生黑糖,很多人買一整包拚命吃,用養生為藉口,來滿足自己愛吃甜的惡習,林澄瑩說,黑糖含豐富鐵、鈣、礦物質、維生素,對身體有益,但也不能因「養生」就攝取過量,若要吃糖,黑糖當然是首選,其次是砂糖,最沒營養的應該是經過多道提煉的冰糖。

糖尿病人真不能碰糖嗎?

媽祖醫院代謝科醫師曾裕雄說,不盡然,可以食用代糖或天然水果,但最重要還是在量的控制。很多老年人愛吃甜,尤其冬天常吃甜湯保暖,如沒控制好,很容易誘發疾病,不是完全不能吃,但絕不可貪食。

為什麼吃糖會有愉悅的感受?

古早人「吃喜糖」除了代表喜氣,還真有讓人愉悅的功效,曾裕雄說,糖所產生的碳水化合物,可補充大腦、神經的能源,尤其口裡甜味直接連結到大腦分泌的腦內啡,所以吃糖可誘發人體產生快感,這也是很多人心情不好時會吃巧克力,緊張時也會想吃甜食。

醫師說,糖可以轉化成熱量,減輕壓力、提升心情。所以疲累時,放鬆心情吃一頓可口的餐,會使心情變好,這是因食物轉化成熱量,熱量再提升情緒的結果,而糖是轉化熱量最快的東西。

糖可以減輕疼痛感?

糖也可減輕疼痛,最明顯的例子是小朋友打針愛哭,塞顆糖他就會比較安靜。有些女性也用喝黑糖水來減緩經痛,林澄瑩說,女性生理期時,所需的熱量增加,所以這段期間,吃些糖可減緩經痛,也較不會發胖,但量還是要控制,建議使用黑糖,不要超過15公克(約一湯匙),也可加一些桂圓或薑母,效果也不錯。

吃糖也會上癮嗎?

很多愛吃甜的人常光看糖的好處,尤其時下許多年輕人幾乎飲料杯不離手,這是很可怕的壞習慣。醫師曾裕雄說,吃糖也會上癮,且程度還不亞於咖啡因,如果身體狀況不佳的人,還天天喝甜飲料,包括糖尿病或肝、腎功能等慢性病,很容易找上門來,相對也會使器官退化,加速人體老化。

臨床上,有很多吃甜上癮的人,很難抵擋甜蜜的誘惑,曾裕雄建議,有這方面問題,最好找醫師處理,搭配營養師,為你調理出一套既能享受甜蜜又可保健康的吃糖法。

過猶不及

減肥拒吃碳水化合物
營養失衡 更「瘦」不了

營養師林澄營說,生活中往往無意間吃進過量糖,糖對身體影響很大,為保持健康,攝取量最好控制在總熱量的10%,碳水化合物的攝取也控制在58%到68%。也就是說,一天當中吃甜食或麵飯的量,最好都控制在這個範圍內,BMI也要控制在18到24。但絕不能因要減肥而不吃或少吃,這樣造成澱粉不足,反而適得其反。


果糖、楓糖、黑糖… 常見5大糖類解析

2013/12/23 【聯合報╱記者林思宇/報導】


圖/報系資料照

冰糖、砂糖、果糖、楓糖……各式各樣的加工糖,來自不同的製程,口感和保留的養分也不同,到底吃什麼糖好?是很多消費者的疑問。

冰糖最精緻 蔗糖含量99.9%

蔗糖因加工精緻程度不同,有不同等級產品,如冰糖、白砂糖、黃砂糖(二砂)、黑糖等。振興醫院營養科組長黃幸妮表示,蔗糖含量最高的是冰糖,超過99.9%,白砂糖純度可達99.6%以上。黃砂糖因含有少量有機物及礦物質而有顏色;黑糖顏色很深,精緻度較低,蔗糖含量也較低,但保有較多的礦物質及有機物。

黑糖甜度高 保有營養成分

甜度方面,黃幸妮說,精緻度較低的黑糖及二砂的口感較甜;純度高的白糖及冰糖甜度稍低,適合於咖啡或茶中調味;黑糖具特殊風味,適合烹調甜點時使用;黃砂糖常用於一般烹煮的調味。

在營養上,黃幸妮說,黑糖的鈣、鉀與鐵含量較高,也含有較高的維生素B群與C,營養價值比白糖及砂糖高一些。

台安醫院營養師劉怡里說,蔗糖、果糖都是1克4大卡,熱量相同,過量都會造成肥胖;她提醒,即使天然的糖都不能吃太多,如同天然水果不能吃太多一樣,容易產生代謝症候群問題。

天然糖類中 果糖甜度最高

民眾最熟悉的果糖,存在水果與蜂蜜等食物中。黃幸妮說,果糖甜度是所有的天然糖中最高,如果把蔗糖的甜度定為100,果糖的甜度可達150到170。

葡萄糖和果糖代謝方式不同,劉怡里說,葡萄糖會直接利用,果糖則容易囤積在腹部和肝臟,過量就會造成脂肪肝的問題,如民眾愛喝飲料,等於間接傷害肝臟。

蜂蜜楓糖有營養 但含量不高

有人認為黑糖或蜂蜜、楓糖比較健康,劉怡里說,這些其實都是精製糖,比較健康的部份是,當中有微量的維生素和礦物質。但不管什麼糖,從營養學角度來看,過量都不好。

黃幸妮也說,黑糖含維生素和礦物質,也含熱量,不建議多吃,但可以替代其他精製糖類。不過,糖尿病、腎臟病及高血壓等慢性病患和正在減重的人,應少食用黑糖。

蜂蜜主要成分也是糖分,除蔗糖外,另含麥芽糖、葡萄糖及果糖等。黃幸妮說,蜂蜜有維生素及礦物質,但含量不高,楓糖和黑糖也都是如此。


高果糖糖漿 增慢性病風險

所謂高果糖糖漿(玉米果糖)是以酸或酵素將玉米澱粉分解所製成,是混合了多醣、雙醣及多醣的液體,且按照分解的程度不同,甜度也不相同,多數用在飲料類的食品中。

劉怡里說,高果糖糖漿55%是果糖,45%葡萄糖,汽水、蘇打飲料、果汁和運動飲料都有,會增加肥胖、心血管疾病和糖尿病的風險。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