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苦苓應邀在正義高中分享「我在國家公園的日子」。 記者梁雅雯/攝影 |
十年前,苦苓是廣播、電視主持人及暢銷書作家,神隱八年,直至兩年前出版了「苦苓與瓦幸的魔法森林」,大家才發現他跑到雪霸國家公園當解說員。
![]() |
苦苓贏得滿堂采。 記者梁雅雯/攝影 |
苦苓戲稱自己是因為走投無路,決定到一個沒有人的地方,低調報考雪霸國家公園解說員,擔心園方會覺得他不是認真想考解說員,於是用本名應徵,面試時以「因為我熱愛大自然,希望當解說員」為由,獲面試官青睞錄取。
苦苓說,他抱持著不主動提起自己就是苦苓,若被問及也不否認的心態,低調完成解說員的培訓;也因為低調,讓他得以在不受打擾的情況,成為真正的解說員。
「真的厲害的人,從不說自己厲害!」苦苓說,遇到不懂的不要裝懂,多聽、多看、多問就是了。「如果真的很厲害,也不要講自己很厲害」,應該低調過日子,在未來的某一天突然讓大家發現你的厲害,才是真正的厲害。
苦苓說,當解說員有兩大噩夢,一個是被問到「這是什麼?」時卻無法答得出來,另一個是帶遊客解說過程,民眾對於比較學術的內容覺得乏味,注意力難以集中,一路上聽解說的人會越來越少;不過他的原則是,即便只剩一個人在聽也要努力講。
「努力的人不一定會成功,但是不努力的人就一定會失敗!」苦苓說,考上解說員後,經過密集的各種專業課程培訓,通過測驗才能開始當試用解說員。為了成為稱職的解說員,十年來他總會在每趟解說前一天,把預定的路線先走一遍,花比別人多的時間去認識路上植物,才不會被遊客考倒。
苦苓說,成為解說員的過程,讓他了解到,除了要低調才能不受打擾、努力精進成就專業,還要有智慧才能有效傳達訊息,把訊息變得和大家有關係、有趣,才會引起興趣。
苦苓詼諧生動演說 讓聽者愛上自然
2014/01/10 【聯合報╱記者梁雅雯】
苦苓將他在雪霸國家公園手繪動植物的圖片及照片,做成投影片,在演講時播放,並以國台語雙聲夾雜、豐富的聲音表情,讓同學自然進入他所描述的鮮活情境。同學們在教室聽講,卻像實際跟著苦苓走了趟雪霸,更了解關心大自然,也愛上大自然。 苦苓把許多國家公園裡的動植物都擬人化,再加入自己趣味性詮釋,讓同學們在歡笑聲中,自然記下很多本來不知道或本來誤會的大自然情況;即便是本來知道的常識,透過他的解讀,也讓同學們重新感受大自然。 苦苓以籐來說明植物的智慧。他說,因為籐不需長得高,也不需要長得粗,靠著攀附在別人身上成長,長大後還搶走陽光,讓底下的樹死掉,不費力就可以達到好的位置,是高等植物。同學回應,覺得籐很「機車」,但希望將來能向籐一樣,成為一個「精明」的人;苦苓也大方稱讚同學,懂得學習,將來會成功。 苦苓說,葉子掉落在地面成為養分,讓大樹成長茁壯,所以落葉是孝順的兒子,即便死了還是要把自己變成養分送給媽媽。他提及花是植物的生殖器官,因此男生送花給女生有特殊含意;他也請大家不要隨意摘花。 苦苓說,火燒山除了人為縱火、雷電等天災,也可能是松樹為爭地盤放的火,因松樹的樹皮本身會釋放油質,松子更可成為易燃物,藉高溫或各種摩擦生熱的機會燃燒。讓同學們聽了直呼:「好神奇」。 苦苓提問「看到熊怎麼辦」,聽到有人說要裝死,有人說要跑得比另一個人快,他當場糾正同學的錯誤觀念。「讀書不要被書騙,不要被書害」苦苓說,人看到任何動物都不要跑,因為動物會以為,你是他的獵物,應該要面向動物,要讓自己變得比動物大,動物不會攻擊比自己大的東西,可用用雨衣、外套等撐起,並發出聲響,再一步一步後退。 演講最後,苦苓請大家答應一個要求:「不要打蚊子」,讓人印象深刻。他說,蚊子原本是吃素,唯有母蚊子懷孕時,需要較多的營養才會冒險吸人類的血,會吸人血的蚊子其實是偉大的媽媽。同學提到自己曾在一個晚上打死七隻蚊子,造成七個家庭破碎,感到自責,並表示以後不會再打蚊子了。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