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1月20日 星期一

十二年國教免試?北市家長會自辦特招模擬考

2014/01/20 【聯合報╱記者陳瑄喻/台北報導】

國中生今年升學不必再考基測,但卻得應付會考、特招。圖為去年末代基測考試情景。 本報資料照片

 
十二年國教免試將上路,台北市一些國中家長會長主動連絡各校家長會,委由民間廠商命題舉辦「特招模擬考」,廿七日登場,引起議論,但報名學生已逾萬人。

贊成家長認為,可讓有志拚前三志願的學生練習,減少新制上路的恐慌,但反對者認為,這個考試違反十二年國教精神,不應該參加。

基北區共七萬五千名考生,北市約三萬名學生。據了解,目前已有約一萬三千多名考生報名參加「特招模擬考」。

「特招模擬考」考試方式比照正式特招考試,只考國、英、數三科,每名考生收取一百元報名費。據廠商發放的宣傳單指出,基北區約兩百個學校中,已有一○五校參加。

業者聲稱,「特招模擬考」的命題範圍、內容、難易度將參考心測中心試題,並針對中上程度的學生研發出有鑑別度的考題,因參與人數眾多,外界評估「這樣的考試人數具有相當程度的參考價值」。


台北市國中家長下周將自辦「特招模擬考」,偏鄉家長感嘆:「真的是城鄉差距」。 圖/讀者提供

 
「特招模擬考」消息曝光後,除原本點頭參加的敦化、仁愛等國中外,在家長會壓力下,由中正等十三所明星國中組成「十三聯盟」,將統統參加「特招模擬考」,各校已陸續發放意願調查書。

有家長指出,今年基北區的特色招生名額六千多人,建中、北一女、師大、政大附中、成功、中山等明星高中,僅釋出三千四百四十三個名額,讓不少學生及家長焦慮。

記者詢問主導「特招模擬考」的各校國中家長會,各校家長會長均不願評論。

北市家長歐媽媽也說,此次模考由家長會主辦,沒有強迫學生,若教育單位要介入,將聯合家長陳情。

【記者翁禎霞、施鴻基、吳思萍/連線報導】台北市家長自行委辦的「特招模擬考」,台東縣家長吳月珞就感慨,台東縣資源少,家長忙著賺錢維持生活已不易,對北市「只能羨慕而已」。

南投延和國中三年級廖姓學生坦言,北市家長的作法,讓她覺得「壓力很大」,本來已位處偏鄉,較無競爭力,「要是北部學生練習得更厲害,偏鄉學生真的無法比」。

屏東地區家長普遍認為,真的要考的話,補習班就有了,「何必多此一舉」,偏鄉家長最想知道的是,十二年國教後,「真的還要考成這樣嗎?」




自辦特招/辦教部:不禁止、不贊成、不鼓勵

 2014/01/20 【聯合報╱記者張錦弘、陳瑄喻/台北報導】

教育部國教署副署長黃新發指出,北市國中家長委託廠商舉辦「特招模擬考」,除非動用學校資源,否則教育部不會禁止,但不贊成也不鼓勵學生參加。

台北市教育局長林奕華表示,站在教育局的立場,絕不贊成學生參加「特招模擬考」,目前除場地借給學生考試外,已通令各學校不會讓老師監考,一切試務工作皆由家長負責。

黃新發表示,基北區今年首辦的特招,委託台師大心測中心命題,為達到精熟的程度,學校、家長想讓孩子多練習考題,人之常情,基於教育選擇權,教育部不會禁止。

但若只有部分學生參與,若依據成績來模擬分發,恐怕和正式考試有相當誤差,「頂多只是增加一次練習的機會」,沒太大助益,教育部不贊成舉辦。

林奕華表示,由民間廠商主導的特招模擬考,雖強調難易度比照正式特招,但事實難以掌握,且鼓勵考試與現行的十二年國教政策相悖,仍希望家長能給孩子正常的成長空間。

林奕華表示,十二年國教本就是鼓勵學生適性發展,不要一昧追求成績,更不要分分計較,但可以理解家長焦慮心情,會再要求相關科室人員、學校與家長多溝通宣導。

一國中資深校長指出,家長心中仍對各高中有排名順序,一時之間難以撼動,因國中會考成績採三等級,模糊空間太大,讓成績較優秀的學生不滿,才會轉而選擇特色招生。

台北市國中家長聯合會顧問許永佳表示,各校要聯合辦理「特招模擬考」,但並非各校都要參加,且有的家長認為,「十二年國教就是要減輕學生壓力,若升學、考試制度跟過去相同,又何必教改。」



自辦特招/別再造新考試 從減法開始吧


2014/01/20 【聯合報╱本報記者 薛荷玉】

十二年國教的基本精神就是免試入學。但如今證明,「免試」其實只是「免基測」,全體國中畢業生還是得考會考才能升學;不只如此,想念有特色明星高中職的學生,還得再考特招。

為提升國三生參加會考、特招的精熟度,國中教學現場如今還是從早自習考到晚自習。

和學長姐不同的是,這群十二年國教第一屆白老鼠,竟還得參加以前沒有的會考模擬考,更離譜的是,寒假還得拚民間廠商辦的首次大型特招模擬考。這群孩子非但沒有從升學考試的桎梏中解放,鎖鍊竟勒得比過去更緊。

其實,走過十幾年的基測,原已逐漸讓升學制度鬆綁。但教育部取消基測,用更難的會考、特招,再加上多次的大型模擬考,要考生從五月會考,直拚到八月底特招放榜,這到底算是那門子「免試」呢?

要減輕升學壓力,教育部得從減法著手,別再創造新的考試、比序花招。是時候該斷開升學鎖鍊了!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