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2月26日 星期四

美食作家王宣一 最後回味

2015-02-26 經濟日報 文/吳雨潔

王宣一說,「我喜歡在廚房工作、找樂趣」。 圖/陳瑞源攝影、王宣一提供、本報資料照片

高湯自己熬 豆沙親自炒

懂吃、愛旅行、喜宴客的美食作家王宣一,向以用心待客著稱於朋友圈。遺憾她於今年2月15日旅義途中驟逝,本期《品味》以她生前最後的訪問,帶您感受她一頓飯中的溫暖與美好身影。

能成為美食作家王宣一的座上賓,絕對是幸福的一件事,在什麼事情都講究速度與效率的今天,為了招待朋友吃一餐飯,她願意熬煮多種不同滋味的高湯,以搭配不同的料理;為了讓甜點成為真正的完滿句號,她會從炒豆沙開始做起;為了請客,她會跑遍台北大小市場,採買心目中的首選食材。

精湛廚藝 跟媽媽學的

「我請客請了50年了!」與食物連結的雋永記憶,從童年時代就深深印在王宣一的腦海裡。有個精湛廚藝的母親,從小耳濡目染也煮出一桌好菜。她說,「我喜歡在廚房工作、找樂趣」,母親的「海派」宴客經驗,是熱鬧、難以抹滅的體驗。

而好朋友的熱情回應,則是鼓勵她不斷親下廚房宴客的動力,「其實我自己很幸福,身邊有這麼多朋友願意對我灌迷湯。」

親自下廚成為朋友間聚會的一種默契,「早期在雜誌社的朋友,大家一個月聚會一次,幾十年下來,也成了一種習慣。每個月輪流作東,例如這次我主持,就由我決定主題、帶大家去哪裡,可以訂餐廳,也可以自己做菜。但如果是我主辦,我必須在家弄,因為我不自己煮,大家會打我。」

每次舉行大小宴,王宣一總是不嫌累地到各市場去張羅。對北部眾市場如數家珍的她說,「在一個市場沒辦法買齊所有的菜」,因為「每個市場各有特性;做江浙菜就要到南門市場,以批發為主的是環南市場,南松山市場很現代化,常去逛才不會毫無頭緒。」至於海鮮類,「濱江市場外面的巷子臥虎藏龍。」


天香樓「天香東坡肉」。 圖/陳瑞源攝影、王宣一提供、本報資料照片

出菜順序 清淡味優先

邀請朋友來家裡吃飯,要做菜,同時也必須招呼友人,想賓主盡歡,王宣一說,出菜的方式、順序要有邏輯。她會將部分菜色處理到一定程度,請客當天,只須簡單覆熱,或再點綴盛盤即可。

出菜的順序大抵是冷菜在前、清淡口味先出。前菜跟主菜之間,可以準備一道湯或是sorbet(類似冰沙。在西餐中,位於前菜與主菜間,可清理口腔餘味。)這些東西都可以事先準備好。觀察大家吃得很熱絡時,自己再去炒盤青菜等熱菜。

至於布置,王宣一說,反而是小事,可依聚餐的主題調整,像耶誕派對,可以放些聖誕紅應景,「依每個人的喜好決定」。

菜色搭配 看朋友類型

每次宴客的主題都不同,要看被請客的朋友類型,決定菜色。「我有兩個姊妹吃全素,所以我常做全蔬食料理,我會煮不同的素高湯,番茄、黃豆芽、小馬鈴薯、櫛瓜等,用食材本身的鮮甜調味。」

宴客的用心也延續在送禮上面,每年過年習慣親自煮幾十甕佛跳牆分送友人的王宣一,也有葷、素兩個版本,「我用雞高湯加蔬菜,將鮑魚、魷魚乾、海參、蹄筋、栗子等食材分開煮,再一起蒸;素版就是蔬菜高湯,用杏鮑菇取代魷魚等。」


茄子泥、豆子泥適合當前菜開胃。 圖/陳瑞源攝影、王宣一提供、本報資料照片

愛旅行 遊完就擺宴

每一趟旅行過後,王宣一習慣吆喝幾個好友到家裡,以她剛旅行過的城市為主題,舉辦宴會,「把他們當我的白老鼠」。從祕魯回來,就辦「祕魯宴」;「祕魯的料理不難,抓到醬料的調味即可,像他們會用檸檬醃魚。祕魯也吃生魚片,差別在於醬料是加辣椒、芹菜。」

去年去了趟非洲的王宣一說,非洲部落採取共食,一個部落只有一個鍋子,主食是樹薯。但「非洲宴比較麻煩,因為台灣找不到那些野味啊。」

饗好友 家宴變外燴

不光是在家裡舉辦宴會,愛做菜招待朋友的王宣一,業務範圍已經擴大到「外燴」市場。最近一次準備宴會,是替好友小孩的婚禮出菜。王宣一說,「朋友的家在郊區,她不想那麼形式化,於是我以『聚餐』的概念來幫她做40人份的『外燴』。」

人生中首次「外燴」的菜單,洋洋灑灑開出了19道菜。菜色濃縮了她自己的美食旅行經歷,以環遊世界的豐盛,為新人獻上祝福。

前菜「土耳其式豆子泥」用鷹嘴豆、核果搭配優格;「阿拉伯式茄子」以優格、芝麻替茄子提味。主食「葡萄牙蛤蜊豬肉鍋」先將豬肋排、豬腳、燻肉腸煎過,以洋蔥、大蒜、番茄丁爆香的鍋底,再加入蔬菜、肉類跟海鮮一同燉煮。

前一天找兩、三個朋友到家中幫忙,先把所有菜色備成半成品。至於運送料理的小貨卡,王宣一笑著說,「當然就是我自己兼司機,一趟一趟從家裡把半成品的菜,送過去婚宴場地啊。」

推薦餐廳

王宣一的另一半是PChome Online董事長詹宏志,兩人請客經驗豐富,沒辦法自己在家宴客,王宣一也推薦幾家餐廳,請客保證不丟人。


My灶是家對食材講究的餐廳。 圖/陳瑞源攝影、王宣一提供、本報資料照片

●天香樓

我喜歡這裡的傳統杭州菜,江浙一帶,因為富裕得早,所以菜色精緻。像「龍井蝦仁」用茶跟海鮮做結合;「神仙雞湯」的味道濃郁;「炸響鈴」把豆腐的味道提升到另一個境界。

老外通常會對中式點心感興趣,像「小籠包」就很受歡迎。不過像「海參」建議盡量避免。

●錦富日本料理

這是台式的日本料理餐廳,必須要帶比較懂日本料理的客人去,不然會被客人誤會,台灣的日本料理都長這樣。菜色建議請師傅配菜。



My灶的「肉羹」。 圖/陳瑞源攝影、王宣一提供、本報資料照片

●My灶

老闆是迪化街賣大宗物資起家,對食材格外講究。從頭做起的家常菜,無論是「炸花枝丸」、「雞捲」、「紅蟳米糕」、「肉羹」都很推薦。

●Solo Trattoria

無拘束的餐廳氛圍,可以請一些比較熟的朋友。主廚王嘉平自己做香腸,很有他個人風格。前菜、烤乳豬、牛排都很推薦。



經濟日報提供

2015年2月15日 星期日

聯合報一周大事 2015/2/8~2/14

2015-02-15 聯合報 綜合報導

國內:

8日:復興航空首度召開空難家屬說明會,復興代表劉忠繼說,頭七後將舉行賠償協調會,兩岸罹難者「同機同賠」。

9日:陸軍下士洪仲丘疑不當管教致死案,台灣高等法院改判前542旅旅長沈威志無罪,但前副旅長何江忠從一審6個月改判為3年。

10日:台南地檢署偵辦台南市議長賄選案,向法官聲請羈押議長李全教獲准。

10日:台北地檢署偵結陸委員會前副主委張顯耀被控洩密案,但因罪嫌不足,張顯耀不起訴。陸委會主委王郁琦說,願負起政治責任、請辭陸委會主委一職,但還未獲准。

10日:台北地檢署偵結反服貿抗爭占領立法院、攻占行政院、路過中正一分局3案,依妨害公務等罪起訴學生林飛帆、陳為廷、學者黃國昌等118人。

11日:高雄大寮監獄發生挾持事件,6名受刑人與警對峙14小時後,在隔日凌晨飲彈自盡,遭挾持的典獄長陳世志平安獲釋。

11日:味全前董事長魏應充遭彰化地院裁定3億元交保後,台北地院裁定加保3億元。

11日:美牛擴大進口,骨髓、牛脂等6項雜碎放行。

13日:双鵬公司遭檢舉查獲混用飼料雞血,製成鴨血、豬血糕流入火鍋店及夜市。

14日:民主進步黨主席蔡英文宣布投入該黨總統初選。

國際:

8日:北韓向東岸外海試射5枚短程飛彈。

9日:埃及警方和薩馬雷克足球隊球迷,在開羅1座體育場爆發衝突,造成至少22人喪生。

10日:馬來西亞最高法院裁決,維持上訴法庭去年判決,認定在野黨領袖安華雞姦前助理罪名成立,刑期維持5年。

11日:美國總統歐巴馬證實,在敘利亞遭伊斯蘭國挾持的美國女志工穆勒已身亡。

13日:緬甸北部以華人為主的果敢武裝叛軍與政府軍交火,造成至少47名政府軍死亡、約十多萬難民逃到雲南。

2015年2月8日 星期日

聯合報一周大事 2015/2/1~2/7

2015-02-08 聯合報 綜合報導

國內:

1日:大學學科能力測驗登場,首日考國文、數學、社會。

2日:台北市長柯文哲接受外媒專訪提及殖民愈久愈進步,引發爭議。他坦承「講錯了」,受訪時有用中文講「殖民」,且論述時沒講清楚。

3日:前頂新製油董事長魏應充1億元交保遭台中高分院駁回。彰化地方法院重開羈押庭,法官改裁以3億元交保。

4日:復興航空松山飛金門班機墜落在基隆河,截至7日晚,造成40死、15傷、3失蹤。

6日:飛安會公布復興失事班機黑盒子內容,墜落前兩具引擎都失去動力,其中1具引擎熄火,另1具無異常引擎被關掉。

6日:總統府秘書長楊進添請辭,遺缺由前立法院副院長曾永權接任;國安會秘書長金溥聰請辭,遺缺由前國防部長高華柱接任。

7日:立委補選登場,國民黨的許淑華、徐志榮和民進黨的莊瑞雄、黃國書、陳素月當選。

國際:

1日:激進組織「伊斯蘭國」把斬首日本人質後藤健二的影片上傳至網路,日本首相安倍晉三痛批「殘暴、卑劣至極」。

2日:職業美式足球第49屆超級盃登場,新英格蘭愛國者以28比24贏得勝利。

4日:約旦政府發言人表示,已絞死伊斯蘭國的換囚目標、女炸彈客蕾莎薇和另一名死囚,以報復伊斯蘭國活活燒死約旦飛行員卡薩斯貝。

7日:美國白宮向國會提交「2015年國家安全戰略」報告,其中對大陸的軍事現代化及以恫嚇方式解決領土爭議有所警惕,但仍維持和中國的廣泛合作。

2015年2月1日 星期日

聯合報一周大事 2015/1/25~1/31

2015-02-01  聯合新聞網 綜合報導

國內:

25日:財政部規畫從10月起,水電瓦斯等公用事業須開立統一發票。財政部指出,因無法律強制力,將先輔導。

26日:馬總統表示,台灣98%能源仰賴進口,又屬於島嶼型獨立型電網,為避免缺電危機,燃煤、石油、天然氣、核能、風力與太陽能等,不能輕言放棄任何一種能源。

27日:國防部長嚴明因個人生涯規畫,向馬總統提出辭呈;新任國防部長由參謀總長高廣圻接任。

28日:前頂新集團董事長魏應充的委任律師聲請解除羈押,地院法官隨後裁定魏應充以1億元交保。

29日:國發會主委管中閔聲明表示階段性任務結束,日前已向毛揆提出辭呈。

國際:

25日:美國總統歐巴馬抵達印度新德里,創下美國總統任內2度訪問印度首例。此行在鞏固歐巴馬所稱的「21世紀其中一個決定性夥伴關係。」

26日:希臘激進左派聯盟贏得國會大選,黨魁齊普拉斯宣誓就任總理,矢言終結「5年來的羞辱與折磨」的撙節政策。

27日:強烈暴風雪侵襲美國東北部,近8000次航班停駛,25萬旅客受困機場,紐約等大城猶如死城。

27日:希臘1架F-16戰鬥機在西班牙軍事基地參與北大西洋公約組織演習,起飛沒多久即失去動力墜落,撞及停機坪其他飛機,至少10人喪生。

29日:馬來西亞宣布MH370客機失蹤事件是「意外」,雖開啟賠償大門,但對沮喪萬分的家屬卻是一記重大打擊。

30日:約旦軍方表示,正努力取得被伊斯蘭國好戰分子綁架的空軍飛行員資訊;伊斯蘭國提議換囚的期現已過,但未對這名飛行員的命運發表新談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