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5月4日 星期一

抗戰勝利70周年專題【七之四】兩地分隔 3/4/王從志來台獨身70年 妻小隔海相思

2015-05-04 聯合報 記者范振和/花蓮報導

百歲抗戰老兵王從志看著他珍藏的當兵資料,他獨居的住處簡陋斑駁。 記者范振和/攝影

「花蓮已是我的故鄉,不回大陸了!」一百歲的抗戰老兵王從志目前獨居花蓮自理生活,對親人兩地乖隔的時代悲劇,感慨萬千。

走進花蓮縣壽豐鄉志學村老榮民王從志住家,很難想像物品井然有序,環境整淨,都是耳聰目明、身體健朗的他,一手打理的。置物櫃每層櫃旁以紅紙黑字寫明藥膏、土地資料等,清楚收納。

電視櫃下有他的「百寶箱」,置放一生的軍旅生涯資料,包括軍籍副卡、畢業證書、各種獎章令,他都珍藏著。

王從志老伯伯生於民國四年山東省萊陽縣,廿一歲和同鄉徐珮鳳結婚,第二年生下兒子,適逢七七盧溝橋事變爆發,他留在家鄉從事敵後游擊戰,東躲西藏、晝伏夜出,直到民國卅三年後勤無援,撤到青島負隅頑抗至抗戰勝利。

王從志說,國共內戰後,他隨軍來台,妻小留在家鄉,從此隔海相思不得見。王從志與徐珮鳳兩人隔著海峽都未嫁娶,默默為對方守了近四十年的單身,直到一九八七年政府開放大陸探親,王從志才回家鄉看到未改嫁的太太!他說,他共回鄉五次,六年前妻子走了,他再也無回大陸探親的意願。

王從志說,第一次他拿了一萬美元到山東省故鄉給妻兒後,「只要兒孫有需求,我都會設法處理,有時連宗族要製作宗譜,我同樣寄錢過去協助!」

問他為何不在大陸定居或把老婆帶回花蓮?他總是淡淡回應,如果回大陸定居,榮民的就養金沒了;如果把妻子接來台灣,他又有什麼能力因應全家大小生計?「兒子寄來唯一的全家福照片,我還保留著,至於我在大陸的合影,都放在故鄉,一生的一切都只是一連串無奈的追憶罷了!」

一九六四年,王從志上士軍階退役,被安置在花蓮縣壽豐農場,五十年來,他與袍澤在花蓮米棧墾荒、到梨山栽梨種菜,直到一九八一年成為花蓮榮家外住榮民。「我一個人在花蓮住,有榮民服務處弟兄照顧,門諾基金會送餐、醫療守護,挺好的。」

他表示,當年對日抗戰的英雄,應受到兩岸政府重視,台灣政府不怎麼重視抗戰歷史,他從深沉的悲慟到有點難過,已愈來愈無感!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