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第三次長沙會戰的高奉戰役文物原本被毀,大陸當局年初重修紀念碑,原有的青天白日國民黨黨徽都已重現。 圖/中共江西省高安市委提供 |
![]() |
為同袍守50多年靈的尤漢清。 圖/高安市委提供 |
今年二月,江西高安老虎山高奉戰役的紀念碑和陵園完工,「看到紀念碑重新豎立起來後,我激動的掉下淚來。」江西農民尤國慶說。
這處抗日紀念碑自去年開始重修,上面除刻著國軍番號、陣亡將士名字外,頂端也回復原貌,放著一個偌大的青天白日的國民黨黨徽。
高奉戰役 陣亡六百餘人
高奉戰役是一九四一年年底第三次長沙會戰中的一次惡戰,此役第三軍十二師陣亡六百七十三人,但也殲敵兩千餘人。我官兵忠骸集中葬在龍潭老虎山。
抗戰勝利後,該師倖存的司號長尤漢清選擇退伍長居公墓之側「照料」同袍。文革時,公墓碑體遭嚴重破壞,尤漢清本人也遭受多年政治衝擊,但他仍歷經屈辱全力保護官兵忠骸,所幸均未遭破毀。
倖存司號長 守靈半世紀
尤國慶就是尤漢清的兒子,他說:「父親臨終前告訴我,無論如何也要替他守下去」。一九九九年,守了五十多年靈的尤漢清過世(八十一歲),尤國慶接替成為第二代的守靈人。
近兩年,在當地人士與媒體奔走後,當局同意按照原貌修繕,同時為感念尤漢清的忠貞,把他的墓放在園區旁,永遠站在隊伍前方履行司號長職責。
陵園內還可見到九十七歲、我陸軍退役少將胡紹康撰寫的紀念文,他當時是該師卅六團第四連上尉連長。
無獨有偶,今年四月六日,忻口戰役(一九三七年十月)陣亡的郝夢齡(第一位陣亡軍長)紀念碑揭幕,紀念碑正面上有抗戰老兵、我行政院前院長郝柏村題詞「中華民國國民革命軍第九軍軍長郝夢齡…」,中華民國幾個大字歷歷在目。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