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6月6日 星期六

104年會考/作文「捨不得」 多寫爺奶過世

2015-06-06 聯合報 記者沈育如/台北報導

國中會考寫作測驗題目「捨不得」,閱卷召集人、淡江大學榮譽教授曾昭旭分析,舉例最多就是國中畢業要離開校園,再來是過世的祖父母,但台灣平均壽命八十多歲,推算國中生的爺奶應多數健在,「那來這麼多捨不得的祖父母」,讓閱卷老師啼笑皆非,「很明顯是在消費阿公、阿嬤」,分數當然不高。

根據台師大心測中心的統計資料顯示,今年作文拿到滿分六級分有三千五百八十五人,占全體考生百分之一點二八,但最多考生拿到四級分,占全體六成五;曾昭旭表示,今年作文題目雖然好發揮,但寫得好也不容易,如果舉例落於俗套,不容易拿高分。

曾昭旭說,坊間有不少作文補習班,透過制式規格來訓練學生寫文章,甚至建議考生文章長度還要寫到「翻面」;但曾昭旭說,作文要拿高分,這種「填鴨式」文筆是不夠的,建議多讀多寫外,還要融入生活經驗與個人思考,「這不是補習班教的硬塞格式所能表現的格局」。

心測中心昨起在官網(
http://cap.ntnu.edu.tw/exam_3_1.html#writing)提供十篇六級分的範例,其中兩篇也是寫捨不得過世的祖父母,但情感真摯;也有人舉捨不得一閃而逝的彩虹、自己的一頭長髮、家裡有情感的舊冰箱等,因取材特殊,又言之有物,讓閱卷老師眼睛為之一亮。

曾昭旭說,能拿到六級分的考生,已算是「作家寫手級」,例如有考生舉例遺失了生活必需品手機,過著如同行屍走肉的生活,某天閱讀「莊子」,領悟到「失去就是得到」的真理,豁然開朗的他,得到「面對未來大千世界的一份曠達胸襟」;把莊子思想融入文章,讓閱卷老師稱讚是一篇難得的好文章。


獲選作文範本考生 都愛閱讀

2015-06-06 聯合報 記者蔡維斌、李青霖/連線報導

幾篇獲教育部推薦的會考作文,選材思維與眾不同,作者的共同特色都是愛閱讀。

「它終究無聲地倒下,毫無生氣地橫躺在我的腳前,那百般隱忍的淚水終仍從我眼裡潰堤,我抱著滿懷的不捨,緩緩走回家……」。雲林縣東仁國中學生林云心這篇「捨不得」,細說不捨家前大樹被砍的心情故事,拿下作文滿級分。

林云心寫下雲林縣首位獲選全國十大範文的紀錄,老師林玉瓶形容她是「感性又善良的小文青」,不僅筆觸動人,聯絡簿上都是滿滿的心情分享,老師都愛讀,還樂於助人。

林云心父親是政大電算中心工程師,母親在大學任教,自幼對文字敏感,超愛閱讀,不到十歲就遍覽群書,更愛沉浸在古今鉅作的文學世界裡,小時候最愛的生日禮就是書。她尤愛張曼娟、侯文詠的散文,更是超級紅樓夢迷,讀了多遍都不厭倦;閱讀豐富了她的想像力,也成就她的寫作力。

「在人如白駒過隙的一生中,我們就得面臨『選擇』。而在抉擇之時,那依依繾綣的『捨不得』之情,便會在你我的心湖上盪起波波漣漪……」。新竹市培英國中生胡皓羽的「捨不得」,一開始就以豐富的辭藻破題,讓閱卷者眼睛一亮。

胡皓羽說,「捨不得」看似好發揮,但要深入得有番鋪陳;他敘述從一次捐書經驗中,體悟從捨不得到釋懷的心情。

文章首段說明人生常面臨選擇而生「捨不得」的際遇,接著舉媽媽決定將他最愛的書籍捐出時,當時的不捨之情與今昔對比,最後在媽媽開導後,思考「只有占有才是永久的享受嗎?」因而體會「有捨就有得」的道理。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