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5月18日 星期三

別再排擠體育課! 研究:體適能較高 基測表現也較好

2016-05-18 聯合報 記者洪欣慈/台北報導

台師大分析發現體適能成績愈好者,基測分數也愈高,且國中3年體適能有進步者,基測表現較好。 記者蘇健忠/攝影

研究發現,四肢發達,頭腦也不簡單。台師大研究團隊分析四十萬筆學生資料發現,國中三年間體適能成績適度進步學生,基測分數較高;在九年級體適能總分較高者,基測表現也較佳。原因可能與運動會改變大腦結構、促進血管增生等有關。

台師大體育系特聘教授、體育室主任洪聰敏表示,研究將學生體適能成績分成高(前三分之一)、中(中間三分之一)、低(後三分之一)三組。發現高體適能總分組基測平均總分為二八四分,較低體適能總分組二五三分高出三十一分,志願數可能差到五個。不論男生、女生,九年級階段能維持較佳體適能的學生,基測成績皆較佳。

有趣的是,研究也發現,國中階段BMI越高、基測分數越低,女生更明顯。洪聰敏說,女生BMI大於十九點七理想值者,基測成績平均約二六三分;BMI小於理想值者約二七七分,兩者成績相差達十四分,顯示瘦的學生,學業表現較好。

洪聰敏解釋,運動能夠擴大與記憶、學習有關的海馬迴區域,也能擴大幫助處理複雜認知、管理專注力的前額葉,且運動能夠讓血管、神經增生,幫助血液輸送、提升大腦運作。運動完也能產生正面情緒,對於學習有很大幫助。

目前台灣國中小體育課每周約兩小時,到了國中,被借去考試、上主科的情形更是層出不窮。洪聰敏說,運動應該要每天做,現行時數若無法增加,學生可利用平常下課空檔起身動一動,不要只是趴在桌上休息,有助下堂課的學習。

至於什麼運動適合下課十分鐘?洪聰敏建議「跳繩」。他指出,跳繩是很好的心肺功能運動,有助長高,也能儲備骨本,更能夠增進下肢肌力、身體的協調度,加上工具好收納,有效又不占空間,是非常適合課間的運動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