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享年90歲、剛過世的余光中,是大考國文入題次數最高的當代作家,學測及指考合計入題多達14次。本報資料照 |
![]() |
93年指考曾引用余光中的散文,考最能表現松樹體態的書體,創新題型。圖/大考中心提供 |
大學學測周五登場,第三節考國文,因命題沒具體範圍,尤其白話文考法活潑,考生反而很頭痛。根據本報獨家分析學測、指考歷年共43份考題,最常入題的當代作家是剛過世的余光中,入題14次;其次是和余光中齊名、同樣新詩及散文見長的楊牧,也入題10次;琦君和白先勇則各九次。
今年學測改變最大的是國文科,除了加考高三上學期課程,非選題改為「國語文寫作能力測驗」,第二天第三節獨立施測,未來題型也更強調跨領域整合及生活應用。尤其明年上路的新課綱,白話文從最多占4成5增為5成5,未來高中生廣泛涉獵現代文學作品更重要,家長不能再阻止孩子「讀閒書」。
余光中入題14次 楊牧10次
當過大考閱卷委員的作家廖玉蕙分析,受限篇幅,大考國文以新詩、散文最常考,尤其新詩因篇幅短、文體凝練,很適合考修辭,特別是作品常被教科書收錄的作家更常考,余光中、楊牧都擅長新詩及散文兩種文體,入題率高,但余光中的作品比楊牧更雅俗共賞,更受出題老師喜愛,連非選題都考過他的散文「記憶像鐵軌一樣長」。
白先勇、張愛玲小說 用詞獨到、別致 也很受出題老師喜愛
至於小說家,歷年學測、指考以白先勇入題9次最多,包括「一把青」、「遊園驚夢」、「金大班的最後一夜」等曾改編電影或連續劇的名作都曾入題;其次魯迅考過8次、張愛玲7次,張愛玲改編電影的名作「色‧戒」、「傾城之戀」、「紅玫瑰與白玫瑰」都考過。
板橋高中國文老師官廷森說,白先勇、張愛玲的小說一再入題,是因他們用詞都相當獨到、別緻。廖玉蕙說,女孩子特別喜歡讀張愛玲,因為她擅長比喻,三言兩語就能刻畫出女人的愛恨情仇,例如「娶了紅玫瑰,久而久之,紅的變了牆上的一抹蚊子血,白的還是『床前明月光』」,大考就曾入題。
其他像「詩魔」洛夫的詩、簡媜的散文、鄭愁予的詩包括「錯誤」等也都各考過六次;徐志摩的「再別康橋」等經典作品也很常考。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