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月27日 星期六

107年學測社會/「跨科考題大爆發」 公民滿難的

2018-01-27 聯合報 記者馮靖惠吳佩旻林良齊魏莨伊喻文玟徐如宜/連線報導

學測昨天登場,屏東各考場在入口處還特別立牌說明,提醒考生務必攜帶有效證件。 記者翁禎霞/攝影

大學學測首日,考生全力備戰,還有人一邊吃便當、一邊複習。 記者翁禎霞/攝影

今年學測社會科「跨科考題大爆發」,高中及補教老師認為,試題具鑑別度。社會科約有三分之一的跨科統整試題,題組題多融入歷史、地理、公民三科,考題靈活度優於往年,甚至出現連鎖題,考生若第一題沒答對,後面可能「連錯」。另時事題以第七十至七十二題的非洲難民題最經典,考生須有全球化視野。

今年社會科融合時事,手機通訊軟體也入題,描述員工在手機通訊軟體群組中取名「員工專屬,老闆不要看」,集體發洩工作不滿,老闆知道後憤而告上法院,請學生判斷法律途徑。

大考中心副主任黃璀娟說,今年社會科嘗試結合史、地、公民與社會三科,是全新命題方式,呼應明年新課綱素養導向。

歷史補教老師馮敬之表示,今年跨科題組題量暴增達廿四題,比去年多一倍,考驗學生統合判斷能力。北市高中教師團表示,試題整體難易適中,中國史分量最多有十題,台灣史次之占六題,題型偏重政治軍事。

至於地理,全教會分析,台灣題有七題,比重極高,著重鄉土、多元文化及信仰等,如平埔族拜壺信仰、原民建築、漢人祖籍分布區、糖廍及鹽田產業。

補教老師認為公民題最難,許多題幹、選項敘述不夠清楚,尤其第十五題考「選區重畫」概念,讓解題老師吵了廿分鐘。三重高中教師林其良說,公民「滿難的」,很多題目要有高層次的思考才能作答。

「今年整合題不少」,高雄市中山高中考生黃展璿表示,有不少是跨科結合,如國家地區的人均GDP、清朝漢人遷徙來台後的漳州泉州族群、宗教信仰分布,需要仔細思考才能作答。

雄中考生魏均祐說,「各國對非洲難民遷入的反應」等時事題,考題很細,種族議題不少,很難立即判斷出答案,需要多思考才能想清楚,「一不小心就上當」。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