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大學學測考生。本報資料照/記者屠惠剛攝影 |
高中物理老師提醒,如何應用綠能發電、電能消耗計算公式等能源問題、福衛五號升空、重力波探測獲諾貝爾物理獎,以及台北捷運跨年夜捷運纜線「雜散電流」影響台北的地球磁場等,都是今年學測物理科可能出現的時事題。
北一女中物理教師簡麗賢說,學測試題難度較指考容易,題數也較少,17題物理題需要計算的題目不多,僅在第二部分試題會出現1到2題難度較高的題目。學測自然科要滿級分,也不用考到滿分128分,可以容許錯幾題。
簡麗賢分析說,學測物理第一部分10題,主題是高一基礎物理9個單元內容,最常命題的內容在「物體的運動」、「電與磁的統一」、「波」、「能量」、「量子現象」等5單元,考前可閱讀課本、做5年內考古題。
第二部分試題取自高二基礎物理六大單元,簡麗賢說,特別是「動量與牛頓運動定律」、「功與能」、「萬有引力」、「碰撞」,這部分試題7題,容易整合成題組題,並結合時事命題,如去年8月發射人造衛星福衛五號,與衛星相關的物理問題皆是熱門考題。其他有關物理量單位、物質的組成、四種基本交互作用力、宇宙學等都可分配一題。
北市和平高中物理老師郭鴻典說,針對大部分考生較不熟悉的高一課程,要翻閱課本再仔細研讀,例如強力、弱力、克卜勒行星運動定律、波的反射、折射、干涉、繞射及都卜勒效應等。了解電流磁效應及電磁感應之差異性,才能知道其產品的應用;光電效應、原子能階等量子觀念;光與物質的粒子性及波動性的特質及其差異性的理解。清楚宇宙論中紅位移、哈伯定律、宇宙微波背景輻射與大霹靂理論的關係。另外,功的計算方式、能源的種類、電功率與電能計算公式須清楚。
至於高二課程,郭鴻典說,要整理牛頓力學中各運動公式,知道其意義及應用,例如等加速度運動、自由落體運動、彈性碰撞等計算公式須熟悉、圓周運動計算公式結合牛頓萬有引力定律即可計算人造衛星的運動。功能定理的了解、理解動量守恆及力學能守恆才能理解碰撞問題等。(系列四)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