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月3日 星期三

國教盟籲錯開甄試時間 專家:審慎選擇「最愛」

2018-01-03 聯合報 記者馮靖惠/台北報導

107學年大學甄試第二階段時間撞期嚴重,專家認為不一定是壞事。圖為台大校園。圖/讀者LC提供

國教行動聯盟昨表示,今年大學甄試撞期問題嚴重,希望教育部讓學生有充分的甄試選擇機會,並呼籲招聯會全面盤點,最遲在1月底前,錯開同一學門、同一屬性的校系甄試時間;升學輔導專家則指出,「撞期」可以讓考生「分流」,對部分考生有利,且學生能更審慎選擇「最愛」校系,不一定是壞事。

國教盟舉例,如衝堂問題沒解決,「適性選擇」電機或資訊的學生只能在4月14日撞期的全國38個校系組中選一所參加甄試,等同於放棄其他的37所。如果選的那一所沒被錄取,就38個校系組都落空了,「這要學生情何以堪?」

國教盟表示,多元入學的價值是要讓學生多元才能有被看見的機會,但如果學生連甄試的機會都沒有,就無法展現多元能力。

但升學輔導專家劉駿豪表示,撞期對考生常常是有利的,因會讓想報名類似科系考生分流,競爭對手相對減少,過一階的級分也會比預期略低,不一定是壞事。吸引相同族群但二階不撞期的校系,報名人數比較多,學測過關門檻就比撞期校系來得高。

「台大工學院從民國88年開始,各系就『自撞』18年了」,升學輔導專家胡天爵舉例,台大工學院下的土木、機械、化工、材料、工程科學和海洋科學等系,每年全部安排在同一天上午10至12時筆試。科系彼此有競爭,也不讓學生「投機」、討到便宜。

胡天爵提醒家長,如果沒撞期,厲害「高手」每個學系都申請,占滿名額,孩子可能更早被淘汰。申請入學目的是希望學生選系「選你所愛,愛你所選」。撞期對學生其實是好的,讓學生在有壓力情況下,選擇最適合自己,也最有把握學系,學校也不會浪費資源。

北一女中物理教師簡麗賢說,選擇變少,某些學生可能更謹慎思考。部分北一女學生會針對自己興趣程度、學測級分和過去正備取情況,分析找出應對方向。部分學生也會思考其他可能的後路,例如沒撞期的校系。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