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月8日 星期一

107年學測衝刺六/自然 跨科、圖形題要注意

2018-01-08 聯合報 本報記者吳佩旻

大學學測考生。本報資料照/記者程宜華攝影

學測自然科如何準備?松山高中莊雪芬老師表示,考生最後衝刺可勤做5年內學測考古題。成功高中地科教師謝莉芬表示,學測自然科常將單元概念作成圖表,要求考生分析判讀,考生要具備各單元及觀念的比較及統整能力,才不會一看到圖表手足無措。

莊雪芬表示,學測自然科範圍包括物理、化學、生物與地球科學,共68題,常出現不少跨科題目,包括生物跨物理,或物理跨化學等,可針對考古題的跨科題目多加熟悉,練習手感。

她分析,依據過往出題比率,基礎生物上冊的第一、二、三章,如細胞學、植物、動物等單元,大概會出10題,考生要讀到精熟,盡量不要有差錯,確保掌握基本分數。第四、五、六章約7題,其他有28題是邏輯推理及綜合題組,這部分考生可允許錯1、2題,級分不會差太多,但若要拿高分的考生,需要更細心,是決勝關鍵。

時事部分,莊雪芬建議考生留意空汙,以生物來說第六章為準備重點,包括人類與環境等概念都要很熟悉,平時已有看科普文章習慣的考生,多做題目即可,不必讀太多不熟悉的文章或課外知識,避免基本觀念混淆。

謝莉芬表示,地科出題不會著重在某些單元,考生對觀念要通徹了解。她也提醒,圖形
考題是近年趨勢,學生須有基本判別能力,另外如長文閱讀可多加強,考生須掌握的是耐心解讀,並從線索中去推敲。

另外,天然災害如颱風等、地表、地球內部,以及大氣及海洋等變動,常與時事題一起考,她提醒考生,考題之前就預備好,準備時事題時,可朝較早期發生或是平時就常出現的現象來準備。(系列六)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