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4月23日 星期三

新北滿額國小急減 私小逆勢增

 2025-04-23 聯合報/ 記者劉懿萱/新北報導


小一新生入學報名季來臨,新北市今年國小額滿校數13所,較去年19所相比急劇下滑。

去年為額滿學校的龍埔國小校長張伯瑲直言,受少子化影響,現在部分年級的學生數已沒額滿,118學年度遇上虎年情況將更明顯;私立國小招生卻逆勢上揚,私立聖心國小校長張信務說,私小今年招生成長1至2成,多已額滿。

新北教育局指出,新北近3年私立國小核定總人數從1萬1,055人、1萬1,222人至1萬1,310人微幅上升,實際就讀人數逾9成。

新北6歲人口約3萬0,069人,部分家長考量接送校園安全,選擇外縣市學校或私校,加上少子化影響,新北今年國小新生數恐比去年3萬0,064人還低,今年國小額滿校數也急劇下滑,從19所降至13所,不過桃子腳國中小是因校舍增建增班,未列入額滿學校。

去年為額滿學校的板橋國小校長華志仁說,今年沒有填報額滿學校,是因6年級畢業班級數達17班,預估學區內的學生數不會達到17班,避免家長舟車勞頓跨區就學。今年的小一新生同樣維持12、13班,只是不辦額滿學校入學資格審查。

華志仁坦言,未來5年少子女化下降幅度會非常大,從人口便可看出,全國今年六年級畢業將有18萬人,去年新生兒只剩13萬人,若以每屆1、2萬人數下降,30人一班計算將少300班,代表也將少600位老師缺額。

華說,以板橋國小為例,現在全校約80班的規模,未來5年不包含自由學區情況下,會緩步下降到70班。去年同樣為額滿學校的龍埔國小校長張伯瑲也說,受少子化影響,現在小一、小二學生數已沒額滿,118學年度遇上虎年情況會將更明顯。

2025年3月16日 星期日

北市明星國中「3800人報名」錄取率嚇人!家長:公立名校更難進

 2025/03/16 中時新聞網 于川


台灣少子化嚴重,近年來傳出多間學校因收不到學生退場的傳聞。然而也有私立學校因辦學嚴謹,特別受到家長的青睞。台北市私立延平高中國中部15日舉辦國一新生甄選,錄取名額約490餘個,但卻來了3800名考生,在網路上引發熱議。還有家長開始討論,公、私立名校差在哪。

延平中學此次甄選考試,分別在延平中學與金甌女中舉辦,兩邊都是人山人海,可以感受到家長對孩子的期望,也能看到延平中學在台北民眾心中的評價。一名家長直言,該校的新生甄選很有大考的感覺;此外,也有考生提到,延平試題難度相較其他私校更高。

此外,還有人藉著這個機會在Threads上詢問,「今天同時可以選擇去台北市公立名校國中的話(像是中正、金華、敦化、龍門、介壽),家長還會選擇要讓小孩去考台北市的私中名校嗎?」對此,有其他家長回應「中正:公校收費,私立品質」、「教過的學生去念敦化,老師盯功課超緊」。

還有一名家長坦言,如果學區不在台北市那幾個名校範圍,也只好去拚一拚私立國中,那幾個名校學區戶籍,取得成本(房價)太高了,如果能去公立名校,當然會優先選擇。

2025年3月10日 星期一

教師壓力大 蔣萬安促行政減量

 2025-03-07 聯合報/ 記者林麗玉、劉懿萱/連線報導


教師荒難解,第一線教師埋怨除了學校行政工作,還要應付局處索資,壓力極大。台北市長蔣萬安指示教育局幫老師減壓,取消非必要行政工作;教育局表示,會減少書面及線上行政工作量。新北教育局也有類似行政減量計畫,另提供教師心理諮商等多元服務。

北市教育局統計,113學年度懸缺教師數共1868人,包含高中職575人、國中568人、國小725人;新北國高中小仍有32校開缺30多名,幾乎都是3招以上,有學校已31招,更多學校無人報考。另外全國中小學也掀教師荒,近年有近7成以上儲備師資不願投入正式教職。

蔣萬安本周市政會議表示,取得教師資格年輕人不應徵教師,原因包括薪資太低,主計總處公布去年薪資統計,全體員工每人每月薪資平均6萬984元,但經常性薪資平均4萬6450元,很多老師當然會質疑為什麼要任教,「市府至少可以減少行政工作」。

新北教育局已建置全國第一套大數據辦學系統,也推動數位轉型,轉化各項行政業務線上作業;另提供教師諮商、危機事件安心服務、心理健康研習活動等,協助教師紓緩身心壓力。

北市教育工會理事長李惠蘭感嘆「行政工作超乎想像多」;大安區仁愛國小校長林其賢認為,學校常有調查、統計,好讓教育局擬定政策,教育局、學校端都可善用數位科技表單彙整,減少紙本行政作業。

北市教育局副局長陳素慧表示,北市是全台唯一沒有學校評鑑的縣市,僅有「學校品質保證」系統,且電子化不需書面文字資料;也建置有酷課App,有調查需求會盡量透過App直接問家長,線上減少行政工作,後續會徵詢如何再精進。

「蔣萬安為老師減壓無濟於事,不如直接加薪。」全國代理教師工會理事長黃湘仙說,新北減授節數但沒加給,教育局在學校許多業務沒配套也是負擔。她建議學校行政專職化,由高考人力補上專才專用,否則代理教師敘薪8月上路,6月教甄後,雙北教師荒將更嚴重。

2025年3月6日 星期四

曝教師荒3原因 蔣萬安指示幫老師減壓:破例不可廢思維

 2025-03-06 聯合報 記者林麗玉報導


近2年,全國中小學掀教師荒,都會至偏鄉無一倖免。台北市長蔣萬安本周市政會議指示教育局幫老師們減壓,包括全面檢視現有作業模式,取消對於學校非必要的行政要求,不能用有例不可廢的思維,不斷疊加學校端的行政工作量。

根據教育部資料,師培生在取得教師證後,3年內有報考正式教師甄試比例,從2017年42.8%降至2023年31.25%,也就是有近7成以上儲備師資不願投入教職

蔣萬安本周市政會議提到,目前確實投入教育領域擔任老師的人數越來越少,這確實是一個挑戰。前兩天他也看到一則新聞,這2年小學和中學教師缺額的情況越來越嚴重,很多取得教師資格的年輕人不再應徵教師工作,寧願選擇去企業工作,原因之一,當然薪資太低原因之二,教師要負擔很多的行政工作原因第三,現在的教育現場相較過去更為複雜

蔣萬安說,低薪幾乎已經成為扭曲台灣很多面向的共同原因,包括最近大家都關心的急診室危機,政府不能再漠視低薪所造成的各種隱性危機。上個月17號主計總處也才公佈了2024年全年薪資的統計,全體受雇員工每人每月的總薪資平均數是6萬0984元,首度突破6萬元的大關,經常性的薪資平均數則是4萬6450元,包括中小學的老師在內,很多人看了這個數字都會想,原來我離社會的主流這麼遠,當然會質疑自己為什麼要去當老師。

「市府至少可以為老師們做的一件事,就是儘量減少該被減量的行政工作」,蔣萬安說,據他所知,許多老師們很多的行政工作是來自於政府機關沒完沒了的各種評鑑以及交辦事項。老實說這些行政庶務大部分只是增加老師的負擔,對於教學現場沒有幫助。

蔣也舉上學期農業部推動「班班喝鮮奶」例子,就是因為完全沒做好配套,所以讓學校的老師人仰馬翻,所以他也才會邀集相關局處,也走訪各個超商通路業者,來讓孩子到超商去領取鮮奶。

蔣萬安說,4月開始實施之後也會出現一些鮮奶領取,包括據點備貨量不足的情況,相信業者很快會找出物流配送的模式。另一方面,為讓本土酪農可以繼續安心生產優質鮮奶,產發局、畜產公司、北農也幫他安排酪農產區拜訪業者行程。希望當面也謝謝這些酪農,希望他們在台北市有穩定消費量的前提下,能夠安心生產優質的鮮奶,當然如果有更多縣市參與這項政策。

為何北一女、建中等校近年不發布學測成績?教育局曝原因

 2025-03-04 聯合報 記者洪子凱

高雄女中今年無人滿級分引起各界討論,校方今表示未來將不主動發布學測成績,不過北市公立學校早在2019年就響應學生「終結放榜新聞」連署,教育局也表示,北一女、建中、成功等多所公校自主達成共識,認為成績不是唯一,而取消發佈榜單相關新聞。圖/聯合報系資料照

學測成績放榜,各校滿級分人數成焦點,高雄女中今年無人滿級分引起各界討論,甚至引發爭議,校方今表示未來將不主動發布學測成績。不過台北市公立學校早在2019年就響應學生「終結放榜新聞」連署。教育局也表示,北一女、建中、成功等多所公校自主達成共識,認為成績不是唯一,而取消發布榜單相關新聞。

據了解,高雄女中2019年曾有學生發布「終結放榜新聞」連署,認為應拒絕成功模板,停止製造神話,當時獲得各地學生及不少學校響應,不少教團也認為不應長期鼓吹升學主義、以成績定位學生成就,而北市當時包含北一女、建中、成功高中等校在內,達成共識未來不發布榜單相關新聞。

教育局副局長陳素慧表示,教育局沒有特別要求學校不能發榜單新聞,當時很多學校認為,榜單只是學生在學校取得好表現之一,不需特別強化,很多學生在其他領域也都有很好的表現,加上若要發布榜單消息應要取得學生同意,後來各校達成共識,不對外公布榜單,教育局也贊同後來就不常出現公校榜單新聞。

成功高中校長劉晶晶表示,每所學校都有其獨特性,「成績並非唯一指標」。學校在檢視成績後,會進行內部檢討與分析,無需對外說明。尊重每位學生的多元發展,並鼓勵他們勇敢追尋夢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