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12-20 【聯合報╱記者郭安家/台北報導】
因應後年12年國教特色招生的學科考試,北市不少教師參與「國中教師素養評量工作坊」,計畫參照PISA(國際學生能力評量計畫),但題庫程度被視為「菁英級」,老師擔心未來要準備兩套教學,以應付5月會考及7月特色招生。
北市府教育局中教科長譚以敬說,未來特色招生考題難易度,介於會考及PISA之間,特色招生考題題幹較長,測試學生思考能力,有別於過去死背答案,其實老師平時教學運用得宜,不用多花時間備課。
教育局明年3月前接受各高職特色招生申請,5月確定招生學校,接著邀集各校組成特色招生學校試務小組,將採聯合命題。
不過,台北市議會民進黨團昨邀請台北市教師會政策部主任徐瑞婷報告,質疑PISA是國內教師不熟悉的領域,考題範圍恐超過目前的課綱,教育局長丁亞雯日前卻說「學生不用準備」。
台北市議員許淑華說,PISA考題模式將科學、數學與閱讀理解測試整合為一題,題目比會考還艱深,老師至少要花一年時間擬定考題,未來勢必要也發展更多新教材,此舉無助減輕學生負擔。
興福國中許校長芳梅說,PISA的考題結構確實很長,問題包含生活事件,學生得「領悟」,確實令不少老師擔心。她建議,老師平時也應搭配活化教學,或以「學習共同體」激發學生思考,未來仍可應付。
教師會提出坊間補習班廣告,指某補習班已開出國中部PISA特色班6堂免費體驗課程。教師會質疑:「老師都還弄不懂PISA,補習班如何能教學?」。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