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04/03 【聯合晚報╱記者王彩鸝╱台北報導】
南部一所私立高職,全校34名專任教師,只有7人有合格教師證,竟也通過教育部優質學校認證。全教總專業發展中心執行長張文昌不滿的說,十二年國教不能濫芋充數、魚目混珠;應把合格教師率達八成以上,列為優質學校認證的基本門檻,且應加速不優質高中職的轉型退場。
張文昌指出,教育部訂定103年優質高中職達80%的目標,結果今年就提前超標達到90%,令人質疑是「先射箭再畫靶」,讓優質化審查形同「放水」,還讓原本應輔導退場轉型的學校,繼續獲得補助。
全教總提出訴求,主張合格教師授課比率未達八成、每班教師編制不足2人的學校,均不應通過優質高中職認證。全教總指出,合理的編制應是,高中平均每班有2.25名專任教師、綜合高中及高職為2.5至3人。
張文昌也指出,目前優質高中職指標之一的「校務評鑑總成績二等以上」的認證門檻太低,應改為至少五個領域達二等以上,尤其是「課程教學」、「學務輔導」這兩項都應達二等。
他強調,少子女化趨勢下,招不到學生的學校自然會倒閉。但十二國教免學校政策,卻讓部分辦學不佳的私校,可以多撐幾年。如果教育部的優質認證又放水,如何讓家長和社會大眾對十二年國教品質有信心?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