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年國教母法終於過關,讓教育部長蔣偉寧鬆了口氣。 記者廖國隆/攝影 |
「通過以後,困難才開始。」昨晚立法院趕在臨時會結束前,三讀通過高級中等教育法,形同教育部長蔣偉寧的「期末考」驚險過關。但十二年國教的爭議不會因此落幕,光免試入學、特招等入學新制明年上路,就還有得吵,如何把政策微調得更好,考驗蔣偉寧的智慧。
蔣偉寧多次說明,台灣人才競爭力的希望,就在以十二年國教用免試入學鬆綁,讓學生在活化教學之下,更能適性揚才,培養團隊合作、創意等「軟實力」,應付全球化挑戰。
原為大學校長的蔣偉寧被稱為「蔣三快」,因為動作快、講話快和思想也快。但學術界資優生,放到教育部長的位子,儘管夙夜匪懈、今年只休半天假,還是力有未逮。他也認清,推動政策不是掌握在他一人手裡,高層、社會另有想法;要改變積習已久的升學主義更難。
日前十二年國教免學費政策一周四變,由完全不排富,改為高職不排富、高中排富,堪稱蔣偉寧的一大挫折,但這絕非最難的一關。為了拚過這場「期末考」,蔣偉寧的壓力全寫在臉上,連日前馬總統都說「我看他(蔣偉寧)以前笑容較多」。
明年十二年國教上路,還有很多變數,包括免試入學超額比序、特招考試是否公平等,都可能引發更多爭議,如何和地方政府、學校及各界溝通,提前因應,才能讓爭議減到最小;否則蔣偉寧未來笑容恐會更少。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