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6月21日 星期六

6成錄取生 第一志願選高職

2014.06.21【聯合報╱記者林秀姿/台北報導】

十二年國教第一次免試入學昨天放榜,北一女在校門口張貼榜單,家長和考生紛紛拿起手機拍下自己或子女的錄取名單留念。 記者陳柏亨/攝影

高中職第一次免試昨放榜,有六成錄取生第一志願選填高職,也讓許多高職校長眉開眼笑。教育部表示,錄取分布顯示「先高中、後高職」的升學迷思,已逐漸被打破

教育部長蔣偉寧表示,學生思維轉變,不再以傳統分數排行選校,能依興趣與性向,把能學到一技之長的高職列為優選,顯示國中適性輔導已見成效。他說,教育部將再投資兩百億元發展技職教育,要打通技職任督二脈,讓高職學生也能出頭天。

高中職免試昨放榜,廿一萬多名錄取生中,六成學生第一志願填高職。四三七人增額錄取,也都集中在高職,其中基北區增額最多、共一百二十五人,以南港高工增額錄取最多;其次是中投區增額八十六人,有六十八人選高職;基北區更有五科A++的頂尖考生錄取大安高工。

埔里高工校長周國生分析,中投區增額錄取名額大多選高職,且不是傳統的明星高職,比如屬於社區高職的草屯商工就有三個增額錄取。

周國生說,過去幾年國中適性輔導有成效,學校帶國中生到住家附近的學校參觀,有的學生喜歡高職的設備或科系,便願意就近入學,不一定要進一般高中。

嘉義高商校長郭義騰也說,免試放榜後發現職業類科抬頭,部分高職科系錄取分數,如應用外語和設計科系都比傳統明星高中錄取分數高。

針對高職出頭天的現象,全國高級中等學校教育產業工會副理事長黃耀南認為是「時勢所趨」,因為大環境缺乏專業技術人才,學生會考量自己的興趣及就業目標,不再唯有讀書高。

他舉例,現在電腦繪圖科高職畢業就有廿五K,但大學念四年不只要多花學雜費數十萬元,大學畢業後也不一定賺更多;且高職畢業先就業、再進修,也更符合現實需求,非常樂見學生不再依照分數選校。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