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11月5日 星期三

北市轟教育部「有嘴巴沒耳朵」

2014年11月05日 中國時報 張潼林志成/台北報導

基北區明年免試入學超額比序方案遲未定案,台北市政府頻槓上教育部,昨又指「只有嘴巴沒有耳朵」。教育部國教署長吳清山回應,「我們有嘴巴也有耳朵,問題在基北區聽不進專業意見」。他強調,基北區免試入學超額比序須符合規定,教育部才會予以備查。

台北市長郝龍斌昨上午與北市教育局長林奕華、副局長馮清皇召開記者會。郝龍斌說,基北區3市基本共識就是入學方案要公開、公平,降低家長與學生負擔,希望和中央盡快達成共識,但也希望中央尊重地方自治。



林奕華說,開會後已微調原方案,待3市教審會審議通過後,最快本周對外公布。但她強調,雖有微調但不是讓步,「對學生最公平的比序工具」仍會在前面順序。

教育部日前指量尺分數只能在「比無可比」時用,北市將各科量尺分數轉化成「會考總積點」放第四順次,於法不合,且若跟3等級、4標示混用會亂掉,可能造成獲2A++、1A+及2A考生,反贏過5A++學生。

林奕華說,明年基北區考生8萬多人,和學生數次多的中投區4萬多人相較多出許多,心測中心已評估,基北區是唯一可能需利用量尺比序考區。而教育部提供的3等級、4標示、10量尺因本就是不同統計工具,無論哪個排前面比序,都可能亂掉。

馮清皇說,基北區人數多,所以將10級距量尺轉化成「會考總積點」,排第四順次,對考生較公平。他說,「過去會議中曾多次反映不同統計工具混一起易造成混亂,也一直建議將3等級、4標示細切成3等級、5或8標示,但不用量尺。中央不願參考改進,顯見教育部只有嘴巴,講自己想講的,卻沒耳朵聽別人意見。」

吳清山表示,過去兩周,教育部一直與基北區溝通,但「專業意見,基北區沒聽進去」,他提醒,依「多元入學招生辦法」,地方政府免試入學方案要經主管機關備查,如逕行公布就是法定程序不完備。



自己人惡鬥 考生權益已受損

2014年11月05日
中國時報 林志成/特稿

明年高中職免試入學超額比序方案,基北區與教育部過去兩周爆發口水戰,最後定案時間可能比原先規畫延遲一個月,嚴重影響明年考生權益。中央與北北基都是國民黨執政,自己人惡鬥鬧笑話,不怕影響年底九合一大選的選票嗎?

明年高中職免試入學超額比序方案,原本在10月15日要決定,但基北區將引用量尺計分的「會考總積點」排在比序第四順位,跟教育部主張的「比無可比才可用」規定不合,造成僵局,最後可能延後1個月到11月15日才定案。



過去兩周來,教育部和基北區就像小孩子吵架,教育部將基北區方案退回,基北區又原案一字不改送回;基北區罵教育部「只有嘴巴沒有耳朵」,教育部回應「我們有嘴巴也有耳朵」。

這樣來來回回,難道不是幼稚?

考試政策會影響考生讀書方式,一般而言,通常要在一年前定案,考生才有充分時間準備。但離明年五月中旬會考僅剩半年,基北區明年免試入學超額比序方案到現在都還搞不定,嚴重影響考生權益。

會考量尺計分是以考生答對題數來設計,如基北區堅持將引用量尺計分的「會考總積點」排前面順位,那考生準備會考方式將以答對更多題目為策略,跟原先3等級、4標示「不用分分計較」思維完全不同。

不管是中央或是台北市、新北市及基隆市政府,都是國民黨執政,大家對明年免試入學超額比序有不同意見,可以充分溝通,以學生權益為優先考量。如果這一點小事都搞不定,人民會相信國民黨能做什麼大事嗎?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