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5月25日 星期一

4~6點空氣鮮 外出運動要趁早

2015年05月25日 中國時報 廖珮妤/台北報導



「早起呼吸新鮮空氣」有根據!台大公衛學院副院長詹長權以台北市的空汙監測資料估算,每天清晨4到6時,PM2.5、二氧化氮、臭氧等空汙指標濃度最低,是全天最適合戶外運動的時段,上午7到10時、下午6到9時的通勤尖峰,汙染最嚴重,建議外出戴口罩。

醫師提醒,若在空氣汙染指標PM2.5等濃度很高的時候從事戶外運動,因心肺運作比平時快,將吸入大量汙染物,形同「慢性自殺」。

詹長權以台北市的空汙監測數據估算,目前PM2.5年平均濃度為每立方公尺27微克,再加上二氧化氮、臭氧等常見汙染源,一天當中各項汙染指標都偏低的時段,僅在清晨4到6時。

詹長權說,上午7到10時、下午6到9時,因通勤車流量大,PM2.5與二氧化氮濃度都會偏高,下午1到3時之間,臭氧濃度為全天最高,民眾也應多留意。

據估算,若空氣品質稍微改善,台北市PM2.5年平均濃度從27降為15,一天適合外出運動的時段,除目前清晨4到6時,還增加上午4到8時,下午3到4時,與晚上10時以後等時段。

台北榮總臨床毒物科主任楊振昌說,PM2.5、二氧化氮、臭氧等空氣汙染,都會造成呼吸道刺激,其中PM2.5甚至會穿透血管。

國民健康署則表示,兒童、老人、孕婦、心血管疾病、慢性呼吸道疾病患、肥胖者都容易受PM2.5影響。一般外科用口罩,有7到8成的過濾效果,建議民眾在空汙指標偏高的時候,加強個人衛生、外出戴口罩、減少戶外活動時間。




台北人不想吸髒空氣 透早4-6點出門

2015-05-25 聯合報 記者吳佳珍/台北報導




台大公衛學院副院長詹長權研究團隊發現,台北市空氣中的細懸浮微粒PM二點五年平均值為廿七點五,加上環境中還有二氧化氮(NO2)、臭氧(O3),如果不想吸進超標的懸浮微粒,推算全天最適合外出時間只有清晨四時到六時。

詹長權表示,同樣是台北市民眾,住家附近的PM二點五數值差異甚大。住家附近五十公尺外有四線道路,與住家一百公尺外有道路者相較,空氣中的PM二點五及黑炭量明顯增加;住家附近有工業區、轉運站、高架橋、宮廟、施工等設施,空氣品質也明顯較差。

舉例而言,台北市道路密度低的區域如北投、士林、南港區,空氣品質較好;道路密度高的大同、中正、大安等區,空氣品質較差。另外,住在三樓以上的住家,與一樓的住家相較,PM二點五可減少百分之廿,二氧化氮減少百分之廿五。

台北榮民總醫院臨床毒物與職業醫學科主任楊振昌表示,二氧化氮具水溶性,容易進到肺部深處,可能造成肺水腫、呼吸道刺激等影響,間接影響到心血管;臭氧的氧化能力強,容易刺激呼吸道,造成呼吸道發炎,可能引發心血管疾病;細懸浮微粒PM二點五則因為顆粒小,容易穿透血管,造成血栓、心肌梗塞、加重慢性肺病等,顆粒上也可能帶有不同的致癌物,造成其他病變。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