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八年抗戰第一場會戰─淞滬會戰,國軍與日軍巷戰。 圖/國史館提供 |
![]() |
一九三七年七七事變後全面抗戰,中華民國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委員長蔣中正宣示抗戰到底決心。 圖/國史館提供 |
抗日戰爭,是中華民族四千多年來對抗外族入侵,最危險與最艱辛戰役。八年全民抗戰,三千五百萬軍民傷亡,數千萬平民家破人亡。
今年是抗戰勝利七十周年!七、八十年前,蔣中正領導下的國民政府,以弱抗強,以空間換取時間,以各種戰略戰術拖延侵略者的步伐。即使面對多起戰役的失敗,以及後期日本不斷的誘和,蔣委員長堅持抗戰到底,最終以犧牲三百卅萬官兵代價慘勝日本。
一九三七年七月,當蔣委員長宣示「地無分東西南北,人無分男女老幼」的全民抗戰後,這場戰爭無法避免地,中國要用廣大愛國軍民的鮮血去澆熄日軍的氣焰。
從各項歷史資料證明,中華民國獨立對抗日本四年,後四年才有同盟國的援助。因為抗戰,西方列強廢除中國所有的不平等條約;因為抗戰,中國從分裂走向凝聚;更因為抗戰勝利,中國贏得世界的尊重,從羸弱不振的國家,一舉躍為世界五強之一,並締造聯合國。
這場民族存亡之戰,不論從老兵們口中的描述,電影、電視的播映,以及無數的書籍和史料,那些傷痛逾恆、激動人心的故事,永遠不應遺忘。
七十年了,我們紀念這段不容遺忘的歷史,紀念那些犧牲的衛國將士。牢記歷史不是要延續仇恨,而是要避免再犯錯和再出現悲劇。
抗戰史是當前兩岸少數還可連結的部分,本報特別製作抗戰勝利七十周年專題,以「血肉磨坊、公平何在、時不我予、兩地分隔、共識難尋、重現青天、回歸榮耀」等子題,透過兩岸歷史學者、重大戰役現場(遺址)的描述,以報紙版面與電子新媒體呈現一個兩岸抗戰史的客觀評價。
同時藉由關愛老兵的志願者與倖存老兵的心聲,呼籲大陸政府做好老兵最後的照顧工作,認同並回復他們的名譽。
延伸閱讀:被遺忘的戰士 回首抗戰勝利70年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