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10月3日 星期六

落實免試 教部擬提前國中會考、降低比重

2015-10-03 聯合報 記者林秀姿、沈育如、洪欣慈/台北報導

利用考前時間做最後複習的會考考生。 本報資料照片

繼大學校長疾呼大學學測時間延後,全國校長協會昨也呼籲,把原定五月中的國中會考,延後至六月考,還給國三生完整學習。不過,據了解,教育部為了達到十二年國教「免試入學」目標,多種方案中只有「提前」,沒有延後。

十二年國教去年上路後,兩年來,國三生與家長要面臨國中會考、多元積分、選填志願等多重苦惱。「假免試」更一直為人詬病,今年分發入學稍微降低苦難後,教育部正規畫多項方案降低國中會考的升學比重。

官員透露,方案中包括降低會考成績比重、採計在校成績,以及提前考試。其中採計在校成績曾遭家長、各學校砲轟,能凝聚共識的機率不大。

而提前考試,則為了與招生入學脫勾,當成一般學力測驗。高中端可以選擇是否參考考試成績,或參考比重多寡,與大學甄選方式雷同。如此一來,就能逐步降低國中會考成績在招生的比重,讓會考顯得「無關緊要」,逐年走向「免試」目標。至於提早多少,還未定案。

不過,全國校長協會與新北市校長協會昨一起發表聲明,呼籲教育部將國中會考延後至六月初考。

全國校長協會理事長薛春光說,明年國中會考五月十四、十五日舉辦,五月中考完,距離六月畢業還有一個月時間,讓學生閒在學校,影響要參加特招的學生,「一間教室兩個世界,老師很難管秩序。」畢業前只好安排歌唱比賽、才藝表演、看電影、參觀法院等彈性活動,但學校秩序亂糟糟,成為師生噩夢。

明年孩子要參加國中會考的台北市家長葉安蒂也擔心,五月考完會考後,要面對一個月的學習空窗期,贊成延後。大兒子明年要考會考的黃姓家長則反對提前,認為學生國三下都在準備考試,無法完整學習,若不能延後,就維持現狀。

全國家長團體聯盟副理事長謝國清則直言,學生的壓力不在於會考什麼時候考,「而是在於會考所帶來的學校考試壓力」。他說,八年級學生天天小考,每天要考六、七科,老師教學方式沒改變,反而加重學生考試負擔,「不如努力把會考和升學脫勾比較實際。」

 


鳳凰迷思不除 何時考沒差

2015-10-03 聯合報 本報記者林秀姿

十二年國教上路才兩年,師生與家長已為了國中會考、分發制度年年變動,心情大洗三溫暖。昨天全國校長協會呼籲應把會考延至六月初,恰與教育部研議中的規畫相反。

假如國中會考延後半個月,勢必擠壓到後續特色招生、五專考試等時間,為了給學生完整暑假,選填志願、分發時間勢必縮短。延後考試,真能解決國中現在「天天小考、三天一大考」的壓力嗎?還是變相讓小考考到六月,學生反而喪失喘息的機會?

而提前考試,高中端是否只會「參考」成績,不再分分計較要挑前百分之一的「鳳凰」?家長是否又能忍受非考試分數的方式入學?全國高中職假如無法均優質化,考試升學就難已廢除。

不管提前考或延後考,只要有升學考試就會有壓力。教育部國家教育研究院針對十二年國教滿意度進行民調,不也發現仍有六成三的學生認為推動十二年國教,無助減輕升學壓力,原因就是「假免試」。

國中會考失去原本檢測基本學力的初衷,而且分發制度一年一變,讓家長煩不勝煩。而且,只要仍存有讀明星高中才是「鳳凰」的迷思,學生就不可能減壓。

少子化的未來,必須思考何謂學習、何謂國際競爭力。把教科書讀到精熟,是否就是代表競爭力,而學習是否是為了考試成績。釐清學習的初衷,才能把每個環節組合好,還給每個孩子自主思考、自主學習的未來。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