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過去學界認為左腦只有口語表達和理解兩個功能,最新的跨國研究發現左腦還負責閱讀能力。 李俊仁/提供 |
過去認為中文閱讀學習運用右腦,英文則是用左腦完成;台灣、美國、以色列、西班牙四國共18名研究人員,歷時四年首度研究證實,大學生學習漢語、英語、希伯來語和西班牙語,都是靠左腦運作,推翻過去的認知。
最新一期的《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刊》刊登這項研究,其中負責中文研究的學生,包括中研院院士曾志朗、中央大學認知神經科學研究所所長吳嫻、陽明神經科學研究所前所長郭文瑞、台師大教育心理與輔導學系副教授李俊仁。
李俊仁表示,漢字過去被視為多是「象形字」,閱讀時大腦是「看到圖像,再連結到意義」的右腦運作方式;英文是「先拼音,再和意義聯結」的左腦運作。學界甚至認為,只有英文有閱讀障礙,中文和日文等「象形」文字就不會有。
跨國團隊歷時四年,找來大學生以腦造影方式,針對四種差異極大的語言實驗發現,學生以聽覺和視覺辨識字詞時的形音義轉換,在大腦左腦下葉呈現非常一致的左腦功能運作模式。
李俊仁表示,這次選定的四種語言,西文是拼音文字的典範,一個字母對照一個音,字形字音對應完全一致,中文卻幾乎不相關,極端的兩種語言系統卻得出一樣的結果,無論拼音為主或辨識字形為主的語言學習,都是由左腦運作。團隊也推定,韓文、日文、印度文等世界上所有語言學習,都是靠左腦完成。
李俊仁表示,中文常用的5000個字中,象形字不到兩成,大腦運作時,是口語和閱讀同時併用;例如藝人蕭敬騰說自己沒辦法看翻譯的外語電影,因為才看到第二個字就換到下一幕,應是當初注音沒學好導致識字障礙,語音沒學好就會有閱讀障礙。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