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11月25日 星期六

招聯會:明(107)年申請大學 只這個系完全不看學測

2017-11-25 聯合報 記者張錦弘╱即時報導

大學招聯會執行秘書、清華大學教務長戴念華今天到花蓮高中說明考招新制。圖/招聯會提供

近來媒體報導107學年度開始,學測單科0分都可透過申請入學、繁星推薦等管道入學,成為家長的關心的議題,紛紛問到孩子是不是不用準備學測就能進大學?

大學招聯會執行秘書、清華大學教務長戴念華今天再度澄清,其實這是誤會,只有極少數申請特定1、2個術科校系的考生不用採計學測,以明年為例,只有實踐大學音樂系完全不看學測,入學辦法規定至少要以1科為檢定科目沒有改變,一般考生申請入學仍要有學測成績。

課綱即將在108學年上路,為了落實新課綱「適性揚才」的精神,配套的新考招制度也將在111學年度正式實施。為了讓社會充分瞭解111學年度考招方案的理念、內容及影響,大學招聯會在北、中、南舉辦家長、學生分區說明會,第四場今天開拔到花蓮,花蓮高中一早就有關心的家長、學生前來詢問。

戴念華表示,111學年之所以要推動考招新制,是要解決高三學生面臨的壓力,由於台灣現在社會氛圍仍考試引導教學,鼓勵學生以考科科目學習優先,高三課堂學習不完整、學生也沒足夠時間深入了解自己的特質或志趣、備審資料急就章等問題,所以推動考招新制。

招聯會將透過入學測驗逐步朝跨領域綜整命題、調整甄選時程及使用學習資料庫,在學校教師的輔導與簽認下將學習成果每學期上傳資料庫,也增加備審資料的信度,漸進方式試探性向及潛能,不需要在高三特別花大量時間準備資料。

111學年上路前才推動配套調整,可能有所疏漏,所以107至110學年度的過渡期,招聯會也提出銜接措施,階段性調整、舒緩可能的不安。

明年甄選時程略延後 後年參採學測降至最多4科

107學年繁星推薦與個人申請招生作業時程兩階段微幅延後,並開放資訊類學系採分組少量招生,規畫試辦個人申請第一階段納入學習歷程。

108學年起全面調降參採學測科目數至多 4 科,且不得使用 5 科總級分。109、110學年度則是繁星、申請時程微幅延後、及陸續提研相關試辦規劃。

戴念華表示,過去常會有老師跟家長反映,科目多、孩子為了準備毫無興趣的科目壓得喘不過氣來,所以考招新制希望為「偏才」的學生找出路,把選擇權給學生,讓學生花更多時間在自己喜歡的科目。

聯會會員大會今年3月已通過採計學測成績最多5科降為4科,學測改為選考,不過現行規定,只要有1科0分就不能參加申請入學,學生某個科目沒考、沒分數就是0分,繼續限制0分不能申請大學不合理。招聯會才在10月配套修正,刪掉0分不能申請的門檻。

明年取消1科0級分不得申請大學 給偏才出路

戴念華舉例,106學年度學測5科都要考、不能0級分,如有個一般考生數學非常厲害,但國文科非常差是0級分,這名考生無法參加個人申請。如果明年入學的話,新規定是取消1科0級分不得參加申請的規定,只要有某個校系檢定科目不看國文成績,這名考生便能參加個人申請,通過第一階段篩選門檻,進入第二階段甄試,再把整體在學成績表現呈現給評審老師,有機會就讀自己很喜歡的大學。

戴念華強調,學測考的都是高中必修的科目,降低校系參採,是限制校系,減輕考生的考試壓力,讓學生可以更適性選擇,不是要限制學生。必修科目為學生畢業所需的學分,即使不考仍需學習。而把關的機制一直都在,無論是繁星推薦還是個人申請,入學辦法規定至少要看1科的條文多年來並未改變。

過去已放寬音樂、美術、體育的術科生不看學測成績,以107學年全國共有2038個學系為例,只有1所學校的音樂系申請入學不用看學測,是極少數僅報考特定術科校系(體育、音樂、美術)的學生可以不用考學測,所以不用擔心學生素質下滑,反而讓有專才的學生更有機會發揮所長。

招聯會將在4場說明會結束後,把詳細的內容製作影片,各界提問彙整出QA大全集,上傳招聯會網站http://www.jbcrc.edu.tw/, 屆時家長還有不清楚的地方可上網查詢。

2017年11月21日 星期二

招聯會:僅術科校系將可不採學測成績 情況會非常少見

2017-11-20 聯合報 記者馮靖惠/台北報導


大學招生委員會聯合會20日舉行記者會,大學招聯會執行秘書戴念華(中)表示,108學年起學測從必考改為選考,若考生所報校系未使用學測考科,考生無需參加學測,但僅限音樂、美術、體育等相關術科校系。 中央社

本報昨報導,大學招聯會決議,107學年度起學測單科0分,也可參加甄選入學,但總採計分數不得為0級分,另108學年度起,音樂、美術、體育等術科校系可不採計學測成績,考生就能不用參加學測,考招新制引發外界關注,擔心恐衝擊高教品質。

招聯會執行秘書戴念華昨出面強調,是術科校系可不採學測成績,且這種情況會非常少見,以106學年度全國有2001個校系為例,只有2個校系完全不採學測成績;107學年度,全國有2038個校系,只有1個系不採用學測成績。

但台大副教務長張耀文昨說,根據招聯會會議紀錄,完全沒有寫到僅限術科校系,擔心是全面性開放,會導致中後段學校為招生大鬆綁,認為招聯會應開誠布公,公布10月13日擴大教務長工作會議全程錄音檔。

全國教師總工會高中職委員會昨則說,全教總主張新型學測應是5科選3科,重點不在考科數量多寡,更不應將新型學測視為大學升學及取才的唯一方式,否則和過去聯考有何不同?呼籲
大學考招勿在傳統思維下走回頭路,唯有重視參採「學生學習歷程」,才能改變過去嚴重偏向筆試主導招生的情況。

另108學年度起,學測參採科目從5科減為最多4科。戴念華強調,學測成績從5科減為參採4科,是規範大學只能採計4科,學生仍可選考5科。「要採計什麼科目,回歸校系自行決定。」

大考中心副主任黃璀娟說,學測考的是部定必修,自然科有12學分是部定必修,「探究與實作」也屬測驗範圍。

2017年11月20日 星期一

大學申請1個音樂系 3千元就飛了

2017-11-20 聯合報 記者張錦弘/台北報導

立志就讀大學音樂、美術系的高中生,不但從小要投入不少器材及師資經費,申請大學相關科系花費也最貴,通常要先報考術科考試,再報名兩階段申請入學,申請一個
音樂系就可能要花上3千多元。

目前各大學音樂、美術系的申請入學,大多採計各校聯合舉辦的術科考試成績,報名費不便宜,以音樂術科考試為例,分為主修、副修、樂理、聽寫、視唱共5項,分開收費,合計3200元,還要另繳基本費,集體報名每人150元、個別報名200元;美術則分成素描、彩繪技法、創意表現、水墨書畫、美術鑑賞等5項收費共1650元。

也因為音樂、美術系的申請入學都要採計術科成績,考生已先花了一筆報考術科費用,各校二階段的甄試費因此通常只有200元或不用錢。例如台師大音樂系,術科5項都採計,甄試費免收;清大音樂系同樣免甄試費,且只採計主修、樂理、試唱等3術科,術科考試費用較少,只要2200元。

至於高師大美術系,術科5項都採計,甄試費因此免費;文化大學每術系採計素描、彩繪技法、水墨書畫,術科考試費只要990元,甄試費則要收200元。

台大每系1千5...大學申請甄試費 哪些學校最便宜?

2017-11-20 聯合報 記者張錦弘/台北報導






明年大學個人申請招生簡章近日公布,每人最多可報名6個校系,除應考量性向、興趣、學測成績,甄試報名費高低差異,也要仔細比較。各校以台大最貴,每系甄試費1500元;中南部私校最便宜,台南中信金融管理學院免甄試費、台灣首府大學每系也只收200元。

大學申請入學採兩階段收費,第一階段每校系報名費100元,低收費戶子女免費、中低收入戶減為40元,通過學測篩選進入第二階段指定項目甄試,報名費各校自訂。

以台大為例,限每人申請台大最多5系,今年錄取1444人,多達1萬2249人次報名,各系甄試費都是不二價1500元;今年1萬2464人次報名的成大,各系1000-1500元不等;清大一般則是800-1100元,交大、政大收費上限到1300元。

國立大學最便宜的,是位於離島的金門大學,各系甄試費800元,但若從本島搭機前往甄試,機票含食宿費,恐怕也要好幾千塊;台東大學則是每系1000元;嘉義大學600-1000元。

台大註冊組主任洪泰雄說,台大申請入學競爭激烈,很多明星高中學生都報名5系,各系辦理甄試也特別慎重,會成立命題委員會,若要加考理化等學科,命題委員還會把高中課本整個看過一遍,因此成本高;尤其台大醫學系甄試除審查資料,還要口試及考化學、生物筆試。

報名人數比台大還要多的熱門私校,收費也不便宜,藝術科系除外,淡江每系1100元、輔仁1000-1300元、文化大學800-1000元。

但中信金管學院由中信金控旗下台彩公司承諾5年內捐資3億元,3年前由興國管理學院轉型中金院,本著台彩的公益色彩,不但甄試費一律免費,低收入、中低收入戶等弱勢生就讀免學雜費。

位於台南麻豆的台首大,每系甄試費也只有200元;開南大學每系300元。南華、佛光、亞洲、長榮等部分私校報名2-3系以上還打折,例如南華每系600元、第二系打5折收300元;長榮大學前兩系各收550,第三系以後免費。

台首大副校長戴文雄說,中南部私校弱勢生比較多,申請就學貸款比率高,不符貸款條件但家境不好的,台首大還讓他們分期付學費,因此近年來將甄試費降到200元。

學測自然只考基礎 台大副教務長:會害了孩子

2017-11-20 聯合報 記者馮靖惠/台北報導

台大及明星高中教師憂心,未來自然科的物理化學訓練會「非常基本」,恐致理工醫農領域的學生程度降。台大副教務長張耀文說,考學測只需念自然科素養級八學分,「這些學生上大學後,才發現扎實的數學和物理知識非常重要,但已來不及。」

張耀文說,國文和英文的高一高二必修學分,分別是廿和十八學分,學測範圍考至高三上;數學、社會、自然三考科,僅就高一及高二的必修科目命題。數學只考共同科目的八學分,「內容比數乙還簡單」。最慘的是自然科,高一、高二的物理、化學、生物和地科,各只有兩學分,且是基本素養級,沒有複雜公式。

張耀文說,如果想上台大電機系或物理系,最佳準備策略就是加強國文和英文,「此制度可能會害了這些孩子。」

北一女中物理教師簡麗賢說,考招新制國英命題範圍較之前的學測深入,自然科四科內容則較九九課綱的命題內容少且簡單。如果高中沒有給想讀理工科系的學生多些加深加廣的自然科課程,可能導致學生進大學後發現,在高中所學的科學基礎太少太弱。

大學招聯會執秘戴念華說,高中端希望學生能應付學測素養考題,排課自然會把加深加廣科目,提前至高三上或高二教。新北市明德高中校長張錫勳說,重點是「怎麼考」,高一高二的必修跟選修,主要架構和核心重要概念其實差不多。

甄選鬆綁有利有弊 特殊生機會多了

2017-11-20 聯合報 記者馮靖惠/台北報導


學測推行廿多年,一○七學年度將首度取消「一科不能為零級分」的限制。 圖/本報資料照


未來只要學測總級分不為零,就可報名申請入學或繁星推薦。大學端表示,此項調整有利有弊,對某些有特殊表現或少數科目不理想的學生而言,就有機會參加甄選入學;但部分大學恐為招收更多學生,把標準訂得很低、「廣開後門」,或招收到某些科目成績不理想的學生,配套措施就是大學得因材施教,並提供後端課業輔導。

教育部高教司長李彥儀說,目前一科不能為零級分的限制,有人認為過於嚴格,因此從學生角度思考後調整,即使一科考差,仍有機會參加甄選入學。

交通大學副校長陳信宏說,有的學生可能人文科目很厲害,但數學考零級分,就無法參加甄選入學。鬆綁後,可給這些少量、特殊的學生機會。

但陳信宏也說,對最後面的私校來說,的確有可能為了收更多學生而廣開後門,但他也認為,現在大學錄取率已接近百分百,就算放寬限制,影響不至於太大。

中華大學校長劉維琪說,招聯會鬆綁限制是正確的,本應把招生的權力和責任回歸各校系。他認為,最後關鍵還是看各校系,如何判斷要收什麼樣的學生。

全國家長團體聯盟理事長黃國盛說,站在家長立場,會擔心孩子只專攻強項科目,放棄弱項科目,或是乾脆不去考。

台大副教務長張耀文說,就像回到以前聯考,社會組學生可能放掉自然科,自然組學生放掉社會科,學校會變得很重要,如果教學正常化,學生還是能學到所有科目知識。

甄選不擋學測單科0級分 現高三生明年學測即適用

2017-11-20 聯合報 記者馮靖惠/台北報導


大學考招將有新制,後年起部分校系不必考學測,就可申請入學。 本報資料照片

大學學科能力測驗推行廿多年,一O七學年度將首度取消「一科不能為零級分」的限制,也就是說,只要總級分不為零級分,就算有科目零級分,仍可參加個人申請或繁星推薦等甄選,目前高三生明年一月學測即適用。

另108學年起 學測改選考 讓音樂、美術、體育等「偏才」適性發展

另外,大學招聯會最新決議,一O八學年度起,學測從必考改為選考,音樂、美術、體育等術科校系,如果不參採學測成績,考生就可不用參加學測,即可報名繁星推薦或個人申請,可望有效緩減高三應試壓力,也讓具有「偏才」的學生,能適性發展。

因應一O八學年起,調降甄選入學參採學測科目數為最多四科(學測共考五科),大學招聯會決議,一O七學年起,甄選入學簡章規定大學校系要求檢定、篩選或採計的學測成績總和不得為零級分,即使有個別科目為零級分,同樣可參加繁星推薦或申請入學。

招聯會執行秘書戴念華說,過去規定學測五科中,只要有一考科為零級分,就不能參加繁星推薦或個人申請,限制取消後,可避免考生因突發狀況,喪失參與繁星或申請的機會。

台大副教務長張耀文說,校系採計四科或三科,基本上是適當的,可讓學生就其興趣選考,此制度仍保留學生可跨組選考的彈性,例如若學生興趣廣泛,還是可考五科來申請不同領域的學系 。但他也直言,如果有校系僅需採計一科,恐造成未來學生的學習力和競爭力大幅降低。

戴念華坦言,一科不能為零級分的限制取消後,校系制定採計科目時,就要很小心,不然就得承擔例如英文考零級分的考生,仍可報考外文系的風險。

另目前參加繁星推薦或個人申請的考生,一定都要參加學測,包括術科校系。一O八學年度起,如果某個術科校系沒有採計學測成績,考生就可不用考學測。戴念華說,考術科的孩子屬於「偏才」,應該往專業領域發展。

2017年11月10日 星期五

出錢、出力、募款變「工具人」 不少學校沒人想當家長會長

2017-11-10 聯合晚報 都會社會中心記者/連線報導

建國中學家長會說真的,會長這位置幾乎是被拱上去的。 報系資料照

有些學校為增加財源,廣設副會長、常務委員等職務,選舉時甚至列出價格表。以雲嘉地區為例,家長會長常見「職務捐」,價碼是國小6萬元國中10萬高中50萬元。這些錢如同校長的小金庫,家長會幹事常由學校總務主任出任,只要有難以報公帳的狀況(如學生出外比賽、比賽獎金、紅白帖支出、工程修繕等),即從家長會經費支出。

雲林縣家長會長協會理事長許展榮表示,雖然各校沒有硬性規定要出錢,但大家約定俗成,委員每人每年繳交數千元至數萬元不等費用,會長的行情則約10萬元。他當初莫名被提名、莫名當選,原本安慰自己也許會讓孩子受到更多照顧,結果反讓孩子成為焦點,學習成果與行為都被放大檢視,孩子壓力不小。

一年至少要捐50至60萬元 還要到處募款

唐一弘說,他目前是建中家長會、建中樂旗隊家長後援會雙會長,一年至少要捐50至60萬元;光是後援會一年就要支援600萬元經費,對外募得400多萬元,其他都由後援會家長吸收,擔任會長也要出得多些,身先士卒別人才願意掏錢。

唐一弘說,最基本要幾十萬,對內要去安撫家長、協助學校,現在財務公開透明化,且每月都要開委員會,如果是心態不正的會長,家長馬上就反彈,「如果風評很差,選票握在人家手上,大家都會知道。」

偏遠地區學校 根本沒人想當

台中市許多公立學校說,早期當家長會長可以「關說」編班,感覺有一些小小權力,現在是教育局統一編班,也不能左右老師打分數,家長會變成「出錢、出力、募款」的「工具人」,有時根本沒人要當,還要拜託家長出面,或是前一年就「儲備」好幾名副會長當接棒人選。

雲林縣教育資源不若都會地區雄厚,林頭國小校長曾智豐表示,學校很幸運,有一群熱心的家長願意付出心力協助校務運作,但在一些偏遠的學校就沒那麼幸運,因為家長經濟能力不佳,根本沒時間參加學校活動,更別提擔任家長委員,校長還得找地方聞人陪同請託家長出任,甚至有主動表明不需繳交會費、不需經常開會,只要家長願意擔任委員。

家長會長捐錢決定人選 明星高中要百萬!

2017-11-10 聯合晚報 記者馮靖惠/台北報導

圖為學測學子與家長。 本報資料照/楊萬雲攝影

老師說這已是公開秘密 主要是買個名聲

中小學家長會亂象,老師看在眼裡。曾擔任家長會幹事的一名老師表示,雖然規定家長會長是選舉產生,但實際上是按「捐款金額」決定會長、副會長,不同學校有不同行情,「這幾乎是公開的秘密」。本應作為協助發展校務的家長會捐款,卻往往成為校長、會長的小金庫。

這名老師說,會長最多當兩年,但他看過「先生當完太太當,太太當完先生當,換來換去還是同一對夫婦。」

有家長會長透過家長會,包攬學校採購,或成為地方政治人物樁腳,學校活動經常出現特定政治人物,讓不少人搶著當家長會長,「
明星高中的家長會長價碼在百萬元以上」,主要還是買個「名聲」,只要學校有活動,家長會長都可露臉,有些人就可以從中取得利益,但偏鄉學校就沒人要當。

捐款成了校長、會長的小金庫 學校辦活動有些人也能從中獲利

全國校長協會理事長翁慶才表示,因政府財政差,前學校經營「捉襟見肘」,必須有其他社會資源,協助學校特色發展或提供學生展現才能,最重要的社會資源就是家長會的資源。全國大概只有台北市的校長可以大聲地說「我不需要家長會的『金援』」,其餘20幾個縣市的學校,很多學生活動或是緊急的修繕,都需要家長會資源。

翁慶才指出,任何事情都有一體兩面,有利就有弊。如果家長會長真的有心協助學校教育發展,當然是學校的福氣,但如果家長會長有私心或其他意圖,學校真的會飽受災殃,「真的是兩個極端」。雖然現在有很多家長會自治條例,提供家長會組織和運作的機制,但強制力不足。
全國教師工會總聯合會理事長張旭政指出,家長會也是學校重要的夥伴,家長會健全正常的運作絕對是教育的一大助力。健全家長會運作,首要是去除「對價關係」,意即捐款歸捐款,會長職務還是要回歸民主機制。

張旭政指出,學校也要真正重視和家長會的溝通,而非把家長會當成預算外的「小金庫」。去除金錢關係,回到為教育而運作的正常機制,才能讓家長會發揮真正的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