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月8日 星期一

107年學測國寫應試指南/知性題的衝刺練習

2018-01-08 聯合報 聯合報寫作教室講師丁振翔/撰寫

1月1日,煙花在德國柏林的勃蘭登堡門上空綻放,慶祝新年的到來。 新華社

「寫作很簡單:你要做的就是坐著,盯著一張白紙,直到前額凝結出血滴為止。」金.福勒(Gene Fowler)如果來參加學測「國寫」,出血的速度可要快一點才行。

坊間分析國寫題型、指引作答技巧的書籍和研習已繁,誠然,寫作能力的提升唯賴平時鍛練累積,無法速成,而在大考當前的關頭,聚焦應試實務,則「速度」必是首屆國寫的決勝關鍵。要多快呢?實際說來是「三秒」寫出一個字──國寫規定八十分鐘寫二篇
作文,那麼一篇是四十分鐘,如果用十分鐘閱讀約八百字的題幹並完成構思,想在剩餘的三十分鐘內寫到六百字,平均便是要控制在三秒鐘產出一字。顯然加快讀字與寫字的速度,才能爭取更多構思時間和足夠的篇幅,展現議論抒感的深度及技藝。

倒數衝刺期間的練習方式,建議考生成立一個「極限寫作小組」「國寫互助會」,或許較能突破個人盲點,增加多元思維,成員以方便聚集討論的同學、師長為佳,挑選考古題或練習題,針對三層面密集練習:

一、審題擬綱:仔細閱讀題幹資訊,絕不忽略任何一字,把握題目要求,一起討論寫作策略、段落大綱,尤其避免陳腔濫調、人云亦云,務求新意、周全、深刻。

二、下筆作文:在規定的起訖時間內完稿。

三、交換修改:就文章立意、取材、結構、遣詞造句等,給予其他成員實際建議。

以知性題而言,下筆前,可先嘗試自己拆解或統整題幹文本,指出其主旨大要,條列各個論點、論據,梳理論證的脈絡,然後彼此核對,確認閱讀理解程度。其次,共同檢驗題幹文本的論證嚴密、有效性,辨識有無邏輯謬誤,提出認同與反對的理由;再次,初選個人立場,並換邊、反向思考,建立起自己的論述,試擬大綱;最後是互相攻防和修正。下筆後,盡量加快寫字速度,邊寫邊修正、補充原訂大綱不足處。完稿後,彼此批改,著眼於文章是否流暢、清晰、洗練而具說服力。剛開始練習以論述的成熟度為目標,逐次增加速度與獨立性,最終控制在四十分鐘內完成獨立審題、擬綱到作文的步驟。

小組練習知性題時,不妨逐一檢核下列參考清單。當然,也可以加上成員們看重的項目:

一、審題

■了解題幹文本的意旨

■列出題幹文本的論點、論據和論證脈絡

■清楚題目的每項要求

二、擬綱

■選定個人立場

■有明確、充足的論點、論據

■清除論述程序中的謬誤

■完成大綱

■達成題目每項要求

■善用題幹材料

■已盡量拓展思考面向

■跳脫陳腔濫調,有獨到見解

三、批改

■切題

■文辭流暢、清晰、洗練

■具說服力

■在四十分鐘內完成首尾俱足的文章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