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10-23 聯合報 記者張錦弘/台北報導
教育部統計,這學期有逾五萬名高中生選修第二外語。其中,看準東南亞發展潛力,愈來愈多高中開設越、泰、馬、菲等東南亞語課,明星高中生也搶修。教育部研議將東南亞語納入十二年國教第二外語課綱,鼓勵更多高中開課。
教育部次長林騰蛟指出,全球化時代只會說英語還不夠,教育部十幾年前開始鼓勵高中生學第二外語。各校起初只開設歐語及日、韓語課程,但隨著新住民及第二代人數激增,加上東南亞經濟快速發展,愈來愈多高中開設東南亞語課程。
這學期共兩百多所高中開第二外語課,五萬三千多人選修,以修日語近三萬人最多;其次是法、德、西、韓,都各幾千人。
但五年前,沒有高中開東南亞語課程,這學期卻有十幾校開廿幾班、七百多人選修,以越語十四班最多,包括新北市清水高中、樹林高中、暨大附中及北市成功高中都開課;其次是泰語八班,馬來西亞、菲律賓語各兩班、印尼語一班。
苗栗縣私立大成高中這學期一口氣開了六班泰語課,該校教學組長許麗玲說,學校曾先後開日、韓語課,這學期改教泰語,請一名學過泰語的退休老師任教,他熱愛泰國文化,上課教學生唱泰語情歌、介紹當地風土民情,能引起學生興趣。
2015年10月23日 星期五
2015年10月22日 星期四
堅拒校方審稿 建中青年「獨立」了
2015-10-22 聯合報 記者吳思萍、邱奕寧/台北報導
建國中學「建中青年」上期專訪台北市長柯文哲,出刊前校方要求先過目,這期報導「Free the Nipple(解放乳頭)」議題,校方又要求「先看一下」。建中青年社堅拒,發表聲明「獨立」發行,不再是校刊,發行人改成建中青年社,不再是校長。
建中學務主任白萬應表示,建中青年報導「解放乳頭」議題,很多人打電話詢問學校,才會與學生溝通,出刊前讓校方看一下內容,並非限制言論自由,校方會持續溝通。
建中青年一四一期專訪柯文哲,出刊前校方要求過目。這期刊物即將發行,學校又要求先看,社員決定抗拒,前天在臉書發表「致讀者與社會大眾」聲明,為落實編輯自主,建中青年未來要獨立發行,不再以校刊名義出版,拒絕校方審稿。
建中青年已發行六十多年,作家楊照、王文華及行政院前院長江宜樺都曾任編輯。指導老師朱宥勳說,學校原向每名學生收一百元「代收代辦費」發行建中青年,五年前就不再運用這筆經費,改在網路販賣刊物、號召校友小額募款或請學校附近店家贊助,實質上已獨立發行。
建中青年一四一、一四二期主編林冠廷表示,建中青年雖沒接受學校補助,但仍是校刊,發行人是校長。歷經此次風波,社員認為維持建青自由寫作精神比保有校刊名分重要,一四二期起獨立發行,用獨立觀點製作高中生想看的雜誌。
建中青年社發表「獨立」聲明,吸引不少校友和網友關注,有校友大讚「帥氣」,還有人提及建青一九七九年寫藏頭詩「北一女的新書包沒水準」,校方在出刊後緊急回收全面「撕掉一頁」的往事。
白萬應指出,過去不少人都是衝著建中青年是校刊才購買,若學生堅持「獨立」,要向外界說明清楚,不能再以校刊名義對外募款;若是有民眾將錢寄到學校,學校也會退回,不再受理。
夯時事、賣文創 校刊轉型「高中生的雜誌」
2015-10-22 聯合報 記者邱奕寧、吳思萍、喻文玟、鄭惠仁/連線報導
高中校刊走向「民營化」,校方不再強制學生購買,為提升銷售量,學生還上網開賣或與廣播電台合作訪問明星;一切的努力,全是要讓校刊不再是校刊,而是「高中生的雜誌」。
校刊是許多人的共同回憶,近幾年部分學校不再強制規定學生買校刊或刪減校刊社經費。有六十多年歷史的「建中青年」、「附中青年」為了籌募資金,都在網路開店,校刊讀者不只是在校學生,還有畢業學長和社會人士。
建中青年 打網路傳媒戰
建中青年社主編林冠廷說,傳統校刊已走入歷史,建中青年將透過社區軟體行銷,在粉絲團網頁分享獨立採寫的文章與時事評論,再加入「老建青」回顧,分享學長姊的創意,加入網路傳媒戰局。
附青上網賣 還賣文創品
附中青年社長黃梓恩說,以往校刊近兩百頁,為壓縮成本部分黑白印刷,加上多為校內議題,不會有校外士想看。為了生存,現在校刊「瘦身」到一百頁,全彩印刷並放棄校內小事,加入鄭南榕精神、台灣電影史等議題,讓校刊更有可讀性。
附青去年還出版獨立刊物「payoff」,推出「通勤族必備音樂清單」、「一分鐘看上空解放」等能引起高中生共鳴的題目,上網賣了近六百本,社員笑稱「下一期的經費有著落了」。
除了賣校刊、賣獨立刊物,附青學生也賣文創,像「我恨數學襪」、「附中操束口袋」,都是校外人士「瘋搶」的創意商品,學生的夢想是做一本真正的雜誌。
惠文高中 取材緊扣時事
台中惠文高中「惠聲惠影」校刊十年前「獨立」發行,指導老師蔡淇華說,為刺激銷量,校刊封面人物由學生票選,帥氣、美麗或有十八般武藝,都可能躍上封面,提高學生的認同感。
校刊取材也緊扣「夯時事」,像電影「我的少女時代」當紅,專訪導演陳玉珊,還與廣播電台合作採訪明星;台中女中學生「脫裙」引發關注,「惠聲惠影」也有深入報導。
台南一中 編校刊也出書
台南一中學生除了編輯校刊,也愛出書,五年來已出了六本書,總統夫人周美青也是粉絲,今年初到南一中參訪,還請學生作者簽名。
![]() |
建中青年社學生希望「建中青年」是高中生想看的雜誌,先前勇闖冰島採訪Free the Nipple議題。 圖/建青社提供 |
建國中學「建中青年」上期專訪台北市長柯文哲,出刊前校方要求先過目,這期報導「Free the Nipple(解放乳頭)」議題,校方又要求「先看一下」。建中青年社堅拒,發表聲明「獨立」發行,不再是校刊,發行人改成建中青年社,不再是校長。
建中學務主任白萬應表示,建中青年報導「解放乳頭」議題,很多人打電話詢問學校,才會與學生溝通,出刊前讓校方看一下內容,並非限制言論自由,校方會持續溝通。
建中青年一四一期專訪柯文哲,出刊前校方要求過目。這期刊物即將發行,學校又要求先看,社員決定抗拒,前天在臉書發表「致讀者與社會大眾」聲明,為落實編輯自主,建中青年未來要獨立發行,不再以校刊名義出版,拒絕校方審稿。
建中青年已發行六十多年,作家楊照、王文華及行政院前院長江宜樺都曾任編輯。指導老師朱宥勳說,學校原向每名學生收一百元「代收代辦費」發行建中青年,五年前就不再運用這筆經費,改在網路販賣刊物、號召校友小額募款或請學校附近店家贊助,實質上已獨立發行。
建中青年一四一、一四二期主編林冠廷表示,建中青年雖沒接受學校補助,但仍是校刊,發行人是校長。歷經此次風波,社員認為維持建青自由寫作精神比保有校刊名分重要,一四二期起獨立發行,用獨立觀點製作高中生想看的雜誌。
建中青年社發表「獨立」聲明,吸引不少校友和網友關注,有校友大讚「帥氣」,還有人提及建青一九七九年寫藏頭詩「北一女的新書包沒水準」,校方在出刊後緊急回收全面「撕掉一頁」的往事。
白萬應指出,過去不少人都是衝著建中青年是校刊才購買,若學生堅持「獨立」,要向外界說明清楚,不能再以校刊名義對外募款;若是有民眾將錢寄到學校,學校也會退回,不再受理。
夯時事、賣文創 校刊轉型「高中生的雜誌」
2015-10-22 聯合報 記者邱奕寧、吳思萍、喻文玟、鄭惠仁/連線報導
高中校刊走向「民營化」,校方不再強制學生購買,為提升銷售量,學生還上網開賣或與廣播電台合作訪問明星;一切的努力,全是要讓校刊不再是校刊,而是「高中生的雜誌」。
校刊是許多人的共同回憶,近幾年部分學校不再強制規定學生買校刊或刪減校刊社經費。有六十多年歷史的「建中青年」、「附中青年」為了籌募資金,都在網路開店,校刊讀者不只是在校學生,還有畢業學長和社會人士。
建中青年 打網路傳媒戰
建中青年社主編林冠廷說,傳統校刊已走入歷史,建中青年將透過社區軟體行銷,在粉絲團網頁分享獨立採寫的文章與時事評論,再加入「老建青」回顧,分享學長姊的創意,加入網路傳媒戰局。
附青上網賣 還賣文創品
附中青年社長黃梓恩說,以往校刊近兩百頁,為壓縮成本部分黑白印刷,加上多為校內議題,不會有校外士想看。為了生存,現在校刊「瘦身」到一百頁,全彩印刷並放棄校內小事,加入鄭南榕精神、台灣電影史等議題,讓校刊更有可讀性。
附青去年還出版獨立刊物「payoff」,推出「通勤族必備音樂清單」、「一分鐘看上空解放」等能引起高中生共鳴的題目,上網賣了近六百本,社員笑稱「下一期的經費有著落了」。
除了賣校刊、賣獨立刊物,附青學生也賣文創,像「我恨數學襪」、「附中操束口袋」,都是校外人士「瘋搶」的創意商品,學生的夢想是做一本真正的雜誌。
惠文高中 取材緊扣時事
台中惠文高中「惠聲惠影」校刊十年前「獨立」發行,指導老師蔡淇華說,為刺激銷量,校刊封面人物由學生票選,帥氣、美麗或有十八般武藝,都可能躍上封面,提高學生的認同感。
校刊取材也緊扣「夯時事」,像電影「我的少女時代」當紅,專訪導演陳玉珊,還與廣播電台合作採訪明星;台中女中學生「脫裙」引發關注,「惠聲惠影」也有深入報導。
台南一中 編校刊也出書
台南一中學生除了編輯校刊,也愛出書,五年來已出了六本書,總統夫人周美青也是粉絲,今年初到南一中參訪,還請學生作者簽名。
2015年10月21日 星期三
不再是金飯碗!醫療崩壞 醫學系學生慌了
2015年10月21日 TVBS
一向被視為天之矯子的醫學系現在面臨醫病關係緊繃,醫界環境惡化等問題,確實讓不少醫學系學生感覺很緊張!在教育部統計裡頭,發現醫學系新生人數,這10年下來雖然穩定微增,但對於從業科別卻有落差,尤其對高風險的「5大科」可以說是敬而遠之,根據平面媒體的調查發現,高達91.8%的醫界從業人員,對未來發展很悲觀。
一向被視為天之矯子的醫學系現在面臨醫病關係緊繃,醫界環境惡化等問題,確實讓不少醫學系學生感覺很緊張!在教育部統計裡頭,發現醫學系新生人數,這10年下來雖然穩定微增,但對於從業科別卻有落差,尤其對高風險的「5大科」可以說是敬而遠之,根據平面媒體的調查發現,高達91.8%的醫界從業人員,對未來發展很悲觀。
2015年10月18日 星期日
聯合報一周大事 2015/10/11~10/17
2015-10-18 聯合報 台北訊
國內新聞:
12日:Lamigo桃猿隊「大師兄」林智勝,創下中華職棒史上首位單季30支全壘打、盜壘30次、且打擊率3成以上的「333」紀錄。
14日:被稱為「阿妹條款」的小巨蛋防震規範曝光,自明年起,凡場內振動超過63分貝且經周邊居民抗議,不規勸即開罰10萬元。
15日:衛福部宣布,明年元旦起,股利、租金、利息與執行業務收入的健保補充保費扣繳下限,將由現行單筆5千元調高至2萬元,預計342萬人受惠。
16日:八仙樂園塵爆只起訴主辦人呂忠吉1人;檢方認定呂明知彩色澱粉具危險性,卻任由噴灑,導致粉塵進入高溫電腦燈起火爆炸。
17日:國民黨召開臨時全國代表大會,通過廢止洪秀柱代表國民黨參選總統提名案,並決議徵召黨主席朱立倫參選。
國外新聞:
11日:執政21年、曾被美國稱為「歐洲最後獨裁者」的白俄羅斯總統盧卡申科篤定連任。
12日:美國普林斯頓大學學者安格斯.迪頓(Angus Deaton)獲諾貝爾經濟學獎。他以研究個人消費的決定與消除貧窮、人類福祉之間的相互關係而獲殊榮。
13日:荷蘭披露馬航空難最終調查報告,指出該航班被一枚俄國製的山毛櫸導彈擊落。
14日:日本豐田汽車宣布在2050年前停售純汽油引擎車款,只出產油電混合車或燃料電池車,以大幅減少碳排放量。
16日:美國一項大規模研究顯示,美國平均每年有2.3萬人次因為服用營養補充品而掛急診。
國內新聞:
12日:Lamigo桃猿隊「大師兄」林智勝,創下中華職棒史上首位單季30支全壘打、盜壘30次、且打擊率3成以上的「333」紀錄。
14日:被稱為「阿妹條款」的小巨蛋防震規範曝光,自明年起,凡場內振動超過63分貝且經周邊居民抗議,不規勸即開罰10萬元。
15日:衛福部宣布,明年元旦起,股利、租金、利息與執行業務收入的健保補充保費扣繳下限,將由現行單筆5千元調高至2萬元,預計342萬人受惠。
16日:八仙樂園塵爆只起訴主辦人呂忠吉1人;檢方認定呂明知彩色澱粉具危險性,卻任由噴灑,導致粉塵進入高溫電腦燈起火爆炸。
17日:國民黨召開臨時全國代表大會,通過廢止洪秀柱代表國民黨參選總統提名案,並決議徵召黨主席朱立倫參選。
國外新聞:
11日:執政21年、曾被美國稱為「歐洲最後獨裁者」的白俄羅斯總統盧卡申科篤定連任。
12日:美國普林斯頓大學學者安格斯.迪頓(Angus Deaton)獲諾貝爾經濟學獎。他以研究個人消費的決定與消除貧窮、人類福祉之間的相互關係而獲殊榮。
13日:荷蘭披露馬航空難最終調查報告,指出該航班被一枚俄國製的山毛櫸導彈擊落。
14日:日本豐田汽車宣布在2050年前停售純汽油引擎車款,只出產油電混合車或燃料電池車,以大幅減少碳排放量。
16日:美國一項大規模研究顯示,美國平均每年有2.3萬人次因為服用營養補充品而掛急診。
標籤:
一周大事
2015年10月11日 星期日
採訪「解放乳頭」 建中生直闖冰島
2015-10-11 聯合報 記者邱奕寧/台北報導
北市建國中學「建中青年」兩名校刊記者,為了採訪「解放乳頭」運動的專題,自行提案募款遠赴冰島,訪問運動發起人及國會議員,用心程度讓指導老師朱宥勳稱讚「對這項壯舉非常驚訝」。
解放乳頭(free the nipple)運動訴求不分男女都有「上空」的權利。冰島十七歲少女愛達.薩馬拉多蒂兒為抗議臉書審查機制,三月上傳她裸露上半身的照片,卻遭網友毒舌霸凌。沒想到愛達黯然撤照後,卻在推特掀起另一波響應熱潮,在全球遍地開花,連冰島國會女議員布萊特.奧萊夫斯多蒂兒也以實際行動力挺。
建中學生陳廷彥表示,四月發想校刊題目時,「解放乳頭」熱潮剛好蔓延到台灣,認為台灣缺乏兩性平權的論述,於是寫信給愛達和布萊特,表明赴冰島採訪的想法。
他和林冠廷寫企畫書寄到不少機構,數十筆小額贊助湊到為期五天、不到十萬元的旅費。為省錢,他們搭廉價航空、住便宜民宿,為省下昂貴交通費,步行一小時到國會採訪。
陳廷彥說,兩人還把握時間做大量的街頭訪問,看性別議題展覽,一趟採訪行程收穫豐富。
兩人英語能力都不錯,林冠廷回憶,冰島人友善,多能侃侃而談。回國後寫了上萬字報導,除刊在校刊,還擴大國內採訪,打算發行解放乳頭運動專刊銷售。
![]() |
北市建中學生陳廷彥(右)、林冠廷(左)為了校刊「建中青年」報導議題,自行募款遠赴冰島採訪「解放乳頭」運動發起人愛達.薩馬拉多蒂兒(中)。 圖/建中青年提供 |
北市建國中學「建中青年」兩名校刊記者,為了採訪「解放乳頭」運動的專題,自行提案募款遠赴冰島,訪問運動發起人及國會議員,用心程度讓指導老師朱宥勳稱讚「對這項壯舉非常驚訝」。
解放乳頭(free the nipple)運動訴求不分男女都有「上空」的權利。冰島十七歲少女愛達.薩馬拉多蒂兒為抗議臉書審查機制,三月上傳她裸露上半身的照片,卻遭網友毒舌霸凌。沒想到愛達黯然撤照後,卻在推特掀起另一波響應熱潮,在全球遍地開花,連冰島國會女議員布萊特.奧萊夫斯多蒂兒也以實際行動力挺。
建中學生陳廷彥表示,四月發想校刊題目時,「解放乳頭」熱潮剛好蔓延到台灣,認為台灣缺乏兩性平權的論述,於是寫信給愛達和布萊特,表明赴冰島採訪的想法。
他和林冠廷寫企畫書寄到不少機構,數十筆小額贊助湊到為期五天、不到十萬元的旅費。為省錢,他們搭廉價航空、住便宜民宿,為省下昂貴交通費,步行一小時到國會採訪。
陳廷彥說,兩人還把握時間做大量的街頭訪問,看性別議題展覽,一趟採訪行程收穫豐富。
兩人英語能力都不錯,林冠廷回憶,冰島人友善,多能侃侃而談。回國後寫了上萬字報導,除刊在校刊,還擴大國內採訪,打算發行解放乳頭運動專刊銷售。
訂閱:
文章 (At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