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12月10日 星期一

〈親子會客室〉孩子練琴 別逼他

2012-12-10 自由時報

圖/裴小馬



孩子練琴的時間到了,常常會形成家長怒、孩子也不開心的場面,換個方式,練琴或學琴,其實不用搞到那麼緊張……

〈不強迫學習〉職棒音樂 勾起興趣

文/歐瑋明

我5歲習琴,9歲考取國小音樂班,但因故未就讀,自此與鋼琴說再見。鋼琴帶給我的快樂是無法想像得多,我自然希望小朋友可以學鋼琴。

但我10歲的兒子很討厭學琴,好言相勸了幾次都沒有成功,我就暫時放棄了,不打算強迫兒子彈琴。

兒子對統一獅棒球隊深深著迷,統一獅每一位球星都有專屬的主題音樂。我陪兒子一起坐在電視機前,聽著統一獅啦啦隊吹奏的進攻旋律,我手裡拿著計算紙,急促地搖動筆桿聽寫。孩子並不明瞭我潦草的字跡是什麼。

我慎重地到家裡的電子琴前,將音色調整至小號。跟兒子說:「你要不要聽高國慶的歌?」我拿出潦草的樂譜,在電子琴上以小號的音色,彈奏兒子心愛球員的進攻旋律。

兒子的反應很真誠。驚、為、天、人!

「我還有張泰山的歌,也還有鄧志偉的歌喔!」兒子簡直樂不可支。

孩子問我:「你怎麼會彈統一獅的歌?」「很簡單啊,因為爸爸小時候很認真學鋼琴就會啊。你要不要學鋼琴?」兒子考慮了一下,說:「我也要學鋼琴!」

不用強迫,從小朋友的嗜好下手,10歲的兒子終於願意開始學琴了!

許久以後,我的兒子就可以體會,鋼琴帶給他的快樂是無法想像得多。它會成為他愉悅時浪漫的觸媒、煩悶時溫柔的陪伴。

〈練習不孤單〉陪著彈 換孩子當老師

圖/裴小馬

文/嘉甄

家中念小二的小兒子,練習鋼琴時總是狀況百出。

一下子說蚊子咬,癢得他沒法將手指擺在琴鍵上;有時候坐著發呆,因為他在想琴本放到哪去了;有時是因為新學的曲子長,他覺得要彈10遍太久了,不知該怎麼縮短練習的時間,苦惱得無法練習;至於其他臨時發生的生理狀況,如想睡、頭痛、撞到手肘等等,當然也都會導致他只能枯坐在琴椅上,遲遲無法完成功課。

昨日又見他歪著頭、一臉愁苦的對著琴本,不想練習。正巧我處理完家事,便在他身邊坐下,抱著他問:「你不想彈嗎? 那媽媽來幫你彈好了。」

於是很吃力的,用20年前在師範學院裡學習的有限琴藝,斷斷續續對著琴本彈了起來。彈不到兩個小節,小兒子便眼神發亮,聲音也有力氣了。指著琴譜說:「這裡手指要放在黑鍵上,像這樣。」拉著我的手,將手指擺放在正確的位置上。

他一路教著我,直到我完成那首曲子。

接著他便很愉快的說換他了,我在一旁幫忙數著他完美的練習了幾遍,同時也計算時間。若曲子很順利沒出差錯的完成,便立刻回報時間比有出差錯時縮短了幾秒。

這次的練習,小兒子很愉悅而且充滿小老師的自信,不時會告訴我,這曲子有什麼地方是要注意的。

孩子在學習上遇到困難,有時不見得單純是知識或技藝上的。情緒上缺乏協助,也是導致作業困難的成因之一。

孩子在獨自面對任務時,可能覺得孤單、乏味、無助,或者因為周圍情境的干擾,應是合乎能力的練習或作業,竟因此成了永無止境的漫漫長路,完成不了也不想完成。這些知識及技能以外的「非主障礙」,若無法排除,就會跟主障礙一樣,導致相同的結局。

在心理學上,「鷹架」意謂著學習的協助者,為孩子在現有能力及預定學習目標之間的落差,以逐步漸進及障礙排除的方式,幫助孩子前進達陣的做法,就像蓋房子搭鷹架所的功能。孩子不寫功課,找藉口抱怨缺筆少紙,先別急著責備,他們可能正用著還不成熟的表達能力,以不完美的方式在向你求助呢!

父母何妨暫時離開電視或電腦,走向孩子,了解一下孩子正在做什麼、做到了什麼程度、發生了什麼困難;更建議你坐下來,陪他一會兒,一起討論眼前的任務,減少孩子孤軍奮戰的情緒壓力。

讓孩子擁有獨立解決問題的能力,是我們所樂見的。但是,在他成熟到能獨自面對問題之前,陪著他練習各種解決問題的技巧,討論可能會發生的枝節關卡,適時提供材料或情緒的支持,也是很重要的過程!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