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06.24【聯合報╱張添洲/高工校長(新北市)】
十二年國教,基於適性發展,在地就學,理念是良善的,卻因菁英觀念迷失導致爭議不斷。教育本質在鼓勵多元學習、適性發展、期能發展興趣展現潛能,行行出狀元。
早期高職確屬終結教育,以就業為導向,畢業即就業,不過現在高職的升學率與進修管道並不比高中低與差,加上技能檢定的推動、產學攜手合作、校際策略聯盟、建教合作、產學專班等政策,不論升學與就業皆能暢通無阻,實是進可攻退可守的教育體制。
配合學校積極宣導、開放工廠參訪與體驗實作、寒暑假開辦職涯探索營、舉辦說明會等活動,增進國中師生與家長對技職教育的認識及探索,本校免試新生高達九成為第一志願,報到率高達九十二%,更驚喜的是收到不少性向明確成績優秀可上前面志願高中學生。
以個人而言,基於家境清寒捨高中讀高職,學習各種專業知識與技能,從技能檢定中建立學習信心與學習興趣,高職一畢業就到工廠就業,服完兵役有感知識與技能不足,才開始半工半讀,歷經專科、大學,而研究所,從技工轉教職再轉行政工作,要感謝台灣進修機會的完善與學制的多元。
本校雖是工業職校,校友卻各行各業,有律師、教授、上市櫃公司老闆、中小企業負責人、軍警公教、民代、演藝明星、藝文家等,更多的是各級技術人才與中間幹部,默默為經濟建設努力,各有不同成就,也造就許多父子、母女、兄弟姊妹校友家庭。
多元社會鼓勵多元發展與重視多元成就,行行出狀元。工作與職業則以技能為本,配合良好的敬業、專業、樂業精神與知能,每個人不僅是自我的菁英,更是社會的菁英!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