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10.04【聯合報╱李枝桃/國中校長(南投市)】
「校長,現在老師們都太拚了吧!我去其他學校看到許多老師連中午都不休息,還在指導學生呢!」學生家長會長來找我時談到他所看到的現象。
「老師們怕學生拿不到畢業證書呀!」大志主任提到,今年國三學生必需四個領域及格才能領到畢業證書,許多老師擔憂孩子畢業時因領不到而產生怨懟或挫敗感,也擔憂家長到校質疑老師教學,因此從國一開始,便隨時注意他們的表現,不及格的都利用空檔時間,自動進行補救教學,都希望班上的孩子畢業時能全壘打,不要留下缺憾。
「考試題目出簡單些,就全部及格了。」會長開玩笑的說,我便想到幾年前宣布這個政策時,有一回我參加某個會議,大家在談論將面對多少學生領不到畢業證書問題,一個迷你學校校長說:「我們都沒這問題,每個孩子考試都有八九十分」,我曾聽他說過,學校老師命題都非常簡單,讓學生充滿了成就感。因此我一聽他這麼說,便提醒他:「若學生在校都考個八九十分,會考成績卻都是C,當家長問您孩子領到畢業證書,證明他學習及格,可為何全國會考卻考個C,請問你該如何回答家長?」
當時他眼睛一轉,很聰明的回答我:「我可以說孩子大考緊張失常」,但說完他卻嘆了一聲「真是為難我們呀!畢業證書能證明什麼?」
是呀!我那八十幾歲的老父親有一回參加里民大會,會議中有人請幾位大學生,想為地方寫地方誌,父親與他們談了後,回來一直感慨:「我問他們的是國中就該懂的問題,他們竟回答不出來,真不知他們的國中畢業證書怎麼拿的?怎麼畢業的?」
他順勢問我,每年有多少學生能畢業?我告訴他義務教育下幾乎人人都能領到畢業證書。他當時就又感嘆的說:「那這張畢業證書能證明什麼?沒有實力做佐證的畢業證書,有何意義?」
想到前幾天,到女兒的小學母校去演講,與幾名家長談到我的女兒國小成績極差,她曾快樂的告訴我,她的「偉大」發現:一個人如果能一直維持六年都最後一名,是多不容易呀!因為一不小心就會追過別人。
當時我又氣又好笑,我告訴她不用在乎名次,但不論考卅或五十,一定要把不會的七十分或五十分弄到懂為止,我要她百分之百懂,我堅信扎實的底子,穩定的基礎是最重要,能站得穩才能立於不敗之地,女兒後來的表現,證明了我的堅持是對的。
看到這些年來,教育政策反覆改變,許多人跳腳、著急,只為了想找到政策下的對策,我總一派輕鬆的告訴家長或朋友們:不要管政策如何變,堅守教育的初衷,把每一個孩子教好,讓孩子有堅強的實力最重要,具備堅強實力,即使會考不利,她仍有能力持續奮戰下去。
所以,拿到畢業證書重要嗎?的確重要,但更重要的,是證書後面的意義。
「補救教學前,我要先補救他們的態度。」筱婷老師曾這麼與我分享,他讓班上的孩子為自己而讀,為目標而讀、為學習的充實感而讀;二年之後,孩子的成績大幅進步,百分百通過畢業門檻。
或許,該補救態度的不只是孩子,還有我們大人吧!我們係看重那張畢業證書?還是能力?把孩子教好,隨時補救其不足處,本是老師職責,我們老師絕不該是為那張畢業證書才做。
若一切只為了畢業證書,請問畢業證書那張紙能證明什麼呢?
「校長,現在老師們都太拚了吧!我去其他學校看到許多老師連中午都不休息,還在指導學生呢!」學生家長會長來找我時談到他所看到的現象。
「老師們怕學生拿不到畢業證書呀!」大志主任提到,今年國三學生必需四個領域及格才能領到畢業證書,許多老師擔憂孩子畢業時因領不到而產生怨懟或挫敗感,也擔憂家長到校質疑老師教學,因此從國一開始,便隨時注意他們的表現,不及格的都利用空檔時間,自動進行補救教學,都希望班上的孩子畢業時能全壘打,不要留下缺憾。
「考試題目出簡單些,就全部及格了。」會長開玩笑的說,我便想到幾年前宣布這個政策時,有一回我參加某個會議,大家在談論將面對多少學生領不到畢業證書問題,一個迷你學校校長說:「我們都沒這問題,每個孩子考試都有八九十分」,我曾聽他說過,學校老師命題都非常簡單,讓學生充滿了成就感。因此我一聽他這麼說,便提醒他:「若學生在校都考個八九十分,會考成績卻都是C,當家長問您孩子領到畢業證書,證明他學習及格,可為何全國會考卻考個C,請問你該如何回答家長?」
當時他眼睛一轉,很聰明的回答我:「我可以說孩子大考緊張失常」,但說完他卻嘆了一聲「真是為難我們呀!畢業證書能證明什麼?」
是呀!我那八十幾歲的老父親有一回參加里民大會,會議中有人請幾位大學生,想為地方寫地方誌,父親與他們談了後,回來一直感慨:「我問他們的是國中就該懂的問題,他們竟回答不出來,真不知他們的國中畢業證書怎麼拿的?怎麼畢業的?」
他順勢問我,每年有多少學生能畢業?我告訴他義務教育下幾乎人人都能領到畢業證書。他當時就又感嘆的說:「那這張畢業證書能證明什麼?沒有實力做佐證的畢業證書,有何意義?」
想到前幾天,到女兒的小學母校去演講,與幾名家長談到我的女兒國小成績極差,她曾快樂的告訴我,她的「偉大」發現:一個人如果能一直維持六年都最後一名,是多不容易呀!因為一不小心就會追過別人。
當時我又氣又好笑,我告訴她不用在乎名次,但不論考卅或五十,一定要把不會的七十分或五十分弄到懂為止,我要她百分之百懂,我堅信扎實的底子,穩定的基礎是最重要,能站得穩才能立於不敗之地,女兒後來的表現,證明了我的堅持是對的。
看到這些年來,教育政策反覆改變,許多人跳腳、著急,只為了想找到政策下的對策,我總一派輕鬆的告訴家長或朋友們:不要管政策如何變,堅守教育的初衷,把每一個孩子教好,讓孩子有堅強的實力最重要,具備堅強實力,即使會考不利,她仍有能力持續奮戰下去。
所以,拿到畢業證書重要嗎?的確重要,但更重要的,是證書後面的意義。
「補救教學前,我要先補救他們的態度。」筱婷老師曾這麼與我分享,他讓班上的孩子為自己而讀,為目標而讀、為學習的充實感而讀;二年之後,孩子的成績大幅進步,百分百通過畢業門檻。
或許,該補救態度的不只是孩子,還有我們大人吧!我們係看重那張畢業證書?還是能力?把孩子教好,隨時補救其不足處,本是老師職責,我們老師絕不該是為那張畢業證書才做。
若一切只為了畢業證書,請問畢業證書那張紙能證明什麼呢?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