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月6日 星期三

「單一性別」高中職 全台剩這24校

2016-01-06 聯合報 記者張錦弘/台北報導

建中是國內少數堅持只收男生的純男校。 記者許正宏/攝影
國內單一性別高中職

國內純男校、女校的高中職只剩建中、北一女等廿四校。在「男女兼收」的趨勢下,景美女中堅持只招女生,反而更能和其他社區高中區隔。北市金甌女中原本今年想招男學生,因擔心流失更多女學生而喊卡。

社會風氣逐漸開放、性別平等意識高漲及少子化招生壓力影響,國內單一性別的學校逐年減少。教育部統計,國小、大專都已男女合校,單一性別的國中只剩九所,公立的只有嘉義縣朴子國中,其他八校都是私校附設國中部。

至於單一性別的高中職有廿四校,比十年前減少九所。絕大多數是女校,包括北一女、中山女中、景女、台中女中、嘉女、雄女等校。其中,公立十一所、私立十三所,且私立有十校是教會學校。

台南德光女中、光華女中、長榮女中及台中明德女中等老招牌的私立女中,近年來先後招收男學生。長榮女中維持原名,另三校的校名都改為「高中」或「中學」。公立的家齊女中、台南二中這兩年也分別招收男、女學生,盼招生零缺額。

金甌女中原本今年也要招男學生,評估後喊卡。金甌校長王維民說,北市公立高中職兩年後可容納所有北市國中畢業生,私校招生更艱困。不過,女校環境單純,較可避開男女交往等複雜的性別與管理問題,一旦招男學生,恐流失更多女學生,「學校未蒙其利,先受其害。」

至於景美女中因離捷運站較遠,加上政策鼓勵就近入學,「明星光環」淡化。景女校長黃贇瑾說,曾有市議員質詢,景女周遭的萬芳、和平、新店等公立社區高中男女兼收,唯獨景女例外。校方仍決定維持傳統。

黃贇瑾指出,社區高中普設,只招女學生反而能凸顯特色。例如女生較乖巧,更易推動品德教育;女生語文能力普遍比男生好,景女全力發展第二外語。學生品德好、又具國際觀,景女維持優質高中不墜。 

 


純男校 剩台北三家

國內只剩建中等三校只招男學生;南一中、中一中等各縣市第一志願男校的科學或藝術才能班都已招女學生。中一中校長陳木柱說,男校其實較不會排斥全面招女學生,但對應的女中要招男學生;否則男生的第一志願招生額減少,家長會跳腳。

教育部統計,純男校只剩建中、成功高中、新北市私立徐匯高中。很多民眾恐不曉得,雄中、南一中、嘉中、彰中、中一中、竹中等,其音樂班、美術班、資優班、科學班早已招收女學生。

陳木柱以中一中校為例,學生約三千人,美術班、科學班共招八十幾個女學生,前年科學班還曾招到創校百年來首見的雙胞胎姊妹花;至於普通班至今仍只招男學生。

陳木柱說,中一中校風開放,其實不會排斥普通班擴招女生。問題在於台中女中等對應女校也要開放招男學生,否則男生的第一志願招生額減半,家長恐無法接受。

台中女中校長呂培川回應指出,該校百年來都只招女學生,基於校地有限,且廁所等硬體也都維持女校規模;若要增招男學生,恐要大興土木,暫無招男學生計畫。

成功高中校長李慶宗也呼應中一中看法,強調校方不會特別反對招女學生,若男女合校,「學校男學生恐怕會高興死了。」問題仍出在中山女中、景美女中等對應女校是否也願招男生。

景女校長黃贇瑾則表示,景女不招男學生,除因歷史包袱及校友、家長反對,也因學校從教室、廁所到宿舍,都專為女孩子設計。招男學生進來,光是改建老舊校舍,就夠傷腦筋。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