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11-30 自由時報
我國食品安全連環爆,家長憂心孩子在校營養午餐是否「食」得安心!立法院昨三讀通過「學校衛生法部分條文修正案」,未來學校營養午餐必須優先採用農委會認證的在地優良農產品,且各學校應加強餐廳、廚房、員生消費合作社的衛生管理,並且每週至少檢查餐飲場所一次,檢查紀錄必須保存3年。
另外,高中以下學校必須開設健康相關課程,內容探討營養教育,藉此建立國人正確的飲食習慣。高中以下學校、班級數超過40班者,應聘任營養師一人,督導飲食衛生安全。 (記者李宇欣)
人本教育文教基金會指出台南市國中小學體罰嚴重,台南市教育產業工會昨發表聲明質疑數據可信度,不少教師也喊冤說,課後留堂等皆屬合理管教,請勿打擊教師士氣。
人本教育文教基金會以「出口民調」方式,公布五都校園現況問卷調查結果,指台南市國中的體罰情況較為嚴重,占了33.8%,另外有近8成國小學生被罰不准下課,嚴重剝奪學童的身心自由,是五都之冠。
對此,台南市教育產業工會副秘書長施文平表示,依教育部訂定的教師輔導與管教學生辦法注意事項,包含口頭道歉、靜坐反省、課後留堂等皆屬合理管教,人本教育文教基金會不該把教師擁有的基本管教權列入問題中,形塑教師「不當管教」形象,打擊教師們的熱情與士氣。
「處罰不等於體罰。」擔任國中數學老師6年多的陳老師表示,前幾天看到新聞相當痛心,這個社會對體罰的定義不清,常造成老師管教學生的困擾,像是有些家長就把罰寫課文、留堂寫功課等解釋為「體罰」,令人無奈。
擔任國小老師18年的朱老師說,若學生上課好動,顯示精力旺盛,便會請他們去跑操場,以消耗體力,並無體罰嚴重情形,希望社會大眾給老師信心與尊重。



















